close

                  


                          


台灣自清代開始築城後形成五方土地公信仰習俗,以城制而言,五方土地公各有管轄,一般以中方土地公入祀城隍廟,而東西南北方土地公則分轄四境城門;除此,非城治的鄉鎮亦循此舊規且有奉祀五方土地公之俗,如古鎮鹿港即為具體代表。該彩繪五方土地公組像一圖,在造像表徵意涵上,乃依五方五行之東青木時春,西白金時秋,南朱火時夏,北玄水時冬及中黃土屬人而設圖,以信眾趨吉迎祥的祈願所寄,賦予五方土地公造像形式的民俗喻意。圖中最上方居中著黃袍、執杖攜子者為中方土地公,攜子代表帶來子旺和財祿;右上著青袍捧金黃稻穗,代表春耕農作必豐登;右下著朱袍持明燈者南方土地公,代表閣家光明長生;左上著白袍擁如意掌元寶者為西方土地公,代表招財進寶、順心如意;左下著玄袍奉瓶泉晉爵者為北方土地公,代表財源如泉不竭。至於中間置金童跨老少雙虎圖,除說明虎為土地公座騎的關係外,也與圖像四角落四隻蝙蝠(諧音賜福)聯結呼應寓意為「五福臨門」或「五福來朝」。


 


這是我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委託繪製的五方土地公組像,在意涵說明如上,而該彩繪作品將為科博館於16日開始之「神仙里長伯,台灣土地公特展」中 ,作為展場門口意象圖繪,希望能藉此圖繪能使觀眾一目了然台灣土地公信仰的多元面貌和特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g0214 的頭像
    ming0214

    台北天賜宮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