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爺


在台灣的醮場裡,經常都會看見紙糊做的大士爺,高達3公尺以上,頭頂著小觀音像,


青面獠牙,口吐長舌,面貌相當猙獰,大士爺是用來鎮壓凶神惡煞,據傳大士爺原是鬼王大士,


常常潛至陽間生食活人,並率領妖魔在世間擾亂百姓,後經由觀音收服,改邪歸正,成為鎮壓惡鬼的兇神


鬼王,其頭頂觀音像,就是改邪歸正之意,民間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普度時,會供祭牲醴以祀,另外在一旁監督


所有好兄弟,維持著秩序,法會結束後,會將好兄弟驅離現場,不得滯留擾亂世間.


此外,在一般廟宇的作醮法會的道場中,也可以見到大士爺,與四大元帥並列,共同鎮守神聖醮場,


防止邪魔進入.


也有另一種傳說,大士爺是觀音的化身,在農曆七月化身成大士爺(鬼王),因為同樣是鬼,所以會跟好兄弟比較親近,因而來度化好兄弟也會比較容易.



 


另據道法會元卷之二十  正乙部


玉宸經法鍊度儀  經文記載


陽神大聖何昌 何元帥,陰神大聖喬芍 喬元帥


羽林大神~大士爺



 


早在宋朝林靈真編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中,就有[北魁玄範府神虎何喬二大聖],相傳何就是[神虎何伯虎又名(何昌)],喬就是[大士爺喬大士(喬芍)],


所以大士爺早期應當是道教的神紙,大士爺在道教一般稱「羽林大神」,全真派又稱祂為「幽冥教主冥司面然鬼王大帝」.


正統道教以酆都大帝為地府主宰,非『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因此『幽冥教主』之號,全真派用以稱大士爺,是東極慈父太乙救苦天尊所化身,


平時居於地府沃焦山下統領諸鬼,為諸鬼之王(是正神)地位在地府應該不小,受道士奉請降臨法會監督群靈,並於七月結束後押解群靈返回地府。


本神祗民間俗稱鬼王,全名為”北魁玄範府神虎喬大士”


相傳在世時為唐朝之”兵部尚書姜泗陽因子女不孝覬覦其財產,欲趁生病時將其毒殺,被姜尚書所知,大怒之下命人將”所有財產”僱工擔土填海”將所得之地散於貧戶,後離去,於路上因凍餓而死,死後因常搶眾鬼魂之食物,其人力大無窮眾鬼魂非其對手,而向”觀世音菩薩”告訴,後由”觀音菩薩”渡化成為”緝捕遊魂野鬼”鎮守醮壇”護境安寧”之神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g0214 的頭像
    ming0214

    台北天賜宮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