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宮每周三晚上7:00問事預約電話:0918-000328
台北市內湖區康樂街269號(再往前50公尺)

目前分類:學習文章 (1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陽明山                     留言版還有很多文章喔~!~
 



求度出家的條件


有些人以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頭髮一剃,衣服一換,便是和尚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常常詢問出家人:「做和尚要些什麼條件呢?」他們所能得到的解答,也是很簡單的,不是說:「不要什麼條件,只要能有信心就行了。」便是說:「條件多哩,一時間也說不清的。」 實際上,佛法之前不但人人平等,而且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所以凡是人,都有資格出家,不論貧富貴賤,智愚聖凡,佛門之中,無不容納。所以出家是很容易的。然而,平等者,只是立腳點的基本平等,並非毫無鑑別的一律收容,否則佛教便將成為一個藏污納垢的垃圾桶了!所以,學佛(不即是出家)的條件是來者不拒,出家的要求則有十三重難與十六輕遮,現在分列如下:(一)十三重難者:壞內外道(外道而以做破壞工作來出家者),破他梵行(與淨戒人行淫者),賊心入道(偷聽說戒),黃門(無性機能的人),二根(具有男女兩種性器者),畜牲變為人形者,非人變為人形者,犯邊罪(曾經受戒而犯大戒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二)十六輕遮者:不度奴婢,不度盜賊,不度負債人,不授年未滿二十歲者具足戒,不度癩、白癩、癰疸、癲狂等的病人(凡是身心不健全,五官不端整者皆不度),父母不聽者不度,不度軍公現職人員,不得無衣無鉢受大戒,不得借人衣鉢受大戒,不自稱名不得戒,不肯稱和尚名不得戒,教授乞戒而不乞戒不得戒,穿著俗服、外道服及裝飾品者不得戒。如《百一羯磨》中說:「端正者出家,清淨者圓具(受大戒)。」這便是出家的條件了,所謂重難者,只要任佔一難,今生便不聽在佛法中出家,至於輕遮,但能使原因消除,便可隨時出家。另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中說:「年六十,不得受大戒,設師僧強授,亦不得……唯聽為沙彌;七歲以下,亦不聽度,度受戒俱突吉羅。」太小太老,都不許出家,《摩訶僧祇律》卷二三中說:「若減七歲,若滿七歲,不知好惡,皆不應與出家。」又說:「若減七十,不堪造事,臥起須人,是人不聽出家,若過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聽,年滿七十,康健,能修習諸業,聽與出家。」可知七歲以下七十歲以上,皆不許度其出家,二十歲以前,六十歲以後,雖許出家,但不得受比丘戒,小者小沙彌,老則老沙彌,小沙彌終將可成大比丘,老沙彌則永不得受大戒。這些條件的要求,都是佛制的,但是中國的佛教徒,卻只限於紙上談兵,登壇秉具之時,教授與戒和尚,固然會問遮難,但總未見一個新戒被難住和遮住的。在大陸上有些戒場,為貪戒子多,明知小沙彌不夠二十歲,竟教他們先打妄語說已滿二十歲;做得好看一點的戒場,便由戒和尚送幾歲,以便湊滿二十歲,這是笑話了!還有見到癩頭的、瞎眼的、跛腳的,也都能夠受到具足戒;至於年過六十歲,當然更在方便之例了!那些人能不能得戒,自是問題,那些戒場的傳戒師,應不應該負起一些輕法慢制的責任,又是一個問題了!正因如此,難怪一般人以為和尚是最好做的了。如要求其比較合乎律制的規定,在現代來說,剃度師們固然應以審慎的尺度,選擇出家的弟子;在戒場傳戒之時,新戒報名,也必須附繳一份健康檢查表,然後經過一次當面的口試,最後才可決定應否予以授戒。否則的話,所說的條件,根本就不是條件,而是虛應的幌子!本文摘自「學佛知津」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士爺


在台灣的醮場裡,經常都會看見紙糊做的大士爺,高達3公尺以上,頭頂著小觀音像,


青面獠牙,口吐長舌,面貌相當猙獰,大士爺是用來鎮壓凶神惡煞,據傳大士爺原是鬼王大士,


常常潛至陽間生食活人,並率領妖魔在世間擾亂百姓,後經由觀音收服,改邪歸正,成為鎮壓惡鬼的兇神


鬼王,其頭頂觀音像,就是改邪歸正之意,民間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普度時,會供祭牲醴以祀,另外在一旁監督


所有好兄弟,維持著秩序,法會結束後,會將好兄弟驅離現場,不得滯留擾亂世間.


此外,在一般廟宇的作醮法會的道場中,也可以見到大士爺,與四大元帥並列,共同鎮守神聖醮場,


防止邪魔進入.


也有另一種傳說,大士爺是觀音的化身,在農曆七月化身成大士爺(鬼王),因為同樣是鬼,所以會跟好兄弟比較親近,因而來度化好兄弟也會比較容易.



 


另據道法會元卷之二十  正乙部


玉宸經法鍊度儀  經文記載


陽神大聖何昌 何元帥,陰神大聖喬芍 喬元帥


羽林大神~大士爺



 


早在宋朝林靈真編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中,就有[北魁玄範府神虎何喬二大聖],相傳何就是[神虎何伯虎又名(何昌)],喬就是[大士爺喬大士(喬芍)],


所以大士爺早期應當是道教的神紙,大士爺在道教一般稱「羽林大神」,全真派又稱祂為「幽冥教主冥司面然鬼王大帝」.


正統道教以酆都大帝為地府主宰,非『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因此『幽冥教主』之號,全真派用以稱大士爺,是東極慈父太乙救苦天尊所化身,


平時居於地府沃焦山下統領諸鬼,為諸鬼之王(是正神)地位在地府應該不小,受道士奉請降臨法會監督群靈,並於七月結束後押解群靈返回地府。


本神祗民間俗稱鬼王,全名為”北魁玄範府神虎喬大士”


相傳在世時為唐朝之”兵部尚書姜泗陽因子女不孝覬覦其財產,欲趁生病時將其毒殺,被姜尚書所知,大怒之下命人將”所有財產”僱工擔土填海”將所得之地散於貧戶,後離去,於路上因凍餓而死,死後因常搶眾鬼魂之食物,其人力大無窮眾鬼魂非其對手,而向”觀世音菩薩”告訴,後由”觀音菩薩”渡化成為”緝捕遊魂野鬼”鎮守醮壇”護境安寧”之神祗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明山
 



道法梯航與齋醮祭煉


道法梯航、齋醮祭煉是道教既度己又度人的原則之一。修道之人,依次而上,掌握“法”,為自身修煉打開方便之門。法者,道也、術也。《洞玄靈寶太上六齋十直聖紀經》:“道者,靈通之至真;術者,變化之玄技也。”書符、念咒、授等,統稱為法。符在道教中被視為天神降授、精氣結成,通常又被稱為雲篆、符字、八顯、玉字訣、天書、龍章、鳳文、玉牒金書、琅虬瓊文、金壺墨汁字、紫字、寶誥、丹書等。《洞神八帝元變經·服符見鬼第五》說:“符是天仙役之神文,學者靈章之秘寶。”《三洞神符記》也說:“ 符本結於空,太真仰寫天文,分置方位,區別圖名,符書之異。符者,通取雲物、星辰之勢。書者別析音句、銓量之旨,圖者畫取靈變之狀。然符中有書,參似圖象;書中有圖,形聲並用。故有八體六文,更相發顯。”者,道士授受佩帶在身上的修持戒行的符圖秘文。 擁有“法”者,既可以護身保真,攝靈制魔,出入無間,長生度世,與道契合,又可以通過齋醮祭煉,救拔生靈。道教認為不但要修煉自己,而且要度化他人。己身修煉成真,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他人沉淪於塵俗,因輪迴而墜入地獄。此時應用純真之體,所學“法”,通過齋醮煉度,使之自然一真澄湛,與道合真。這樣不但煉就了自己的造化,檢驗了自己的功力,而且度化了他人。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拜小常識

1】  小三牲: 生雞蛋、生魚、生豬肉片[一至 三兩][祭鬼魅、虎爺]




2】  三    牲: 煮熟豬肉一份、雞oror鵝一隻、魚一條。[拜神、祖先]


3】  四    牲: 煮熟豬肉一份、雞一隻、鴨一隻、魚一條。[拜神、祖先]


4】  五    牲: 煮熟豬肉一份、雞一隻、鴨一隻、鵝一隻、魚一條。


5】  全    牛: 殺好後未去毛之整隻牛。[孔子誕辰祭祀用]


6】  全豬羊: 殺好後已去毛之整隻生豬、羊。[大型祭祀、還願、喪祭用]


7】  五    齊: 冬粉(屬水)、木耳(屬木)、香菇(屬火)、筍乾(屬土)、金針(屬金)


                             [拜天公、大祭祀用]


8】  六    齊: 冬粉、木耳、香菇、筍乾、金針、桂圓、薑、糖、紫菜六種即可


                            [拜天公用]


9】  山    珍: 香菇、金針、木耳、桂圓、薑、糖、晒乾素食品,一般和海味合


                             用。[拜神、天公、佛用]


10】 海   味: 食鹽、海菜、海帶、素食品、一般和山珍合用。[拜神、天公用]


11】五味碗: 以五只碗各裝五種不同熟食品的祭品。[拜地基主、孤魂野鬼用]


12】七味碗: 以七只碗各裝七種不同熟食品的祭品,如油飯、豬肉、酒、麻油


                             雞、湯圓、甜米糕、花生湯。[ 農曆 七月七日 住家陽台拜七娘


                             用]


13】三    果: 以三種不同類的水果,如鳳梨、水梨、橘子[一般拜拜、祭祀]


14】四    果: 標準四果為春夏秋冬的四樣水果,由於不易購齊,一般只選四


                             樣水果代之,香蕉、李子、梨、鳳梨[招你來旺]


                             [一般拜拜、祭祀用]


15】五    果: 以五種不同類的水果,如鳳梨、蘋果、橘子、梨子、甘蔗、香


                             蕉、李子[招你來旺吉]


16】五    子: 瓜子、花生、核桃、棗子、桂圓。[拜織女用]


17】發    粿: 發財之意。[年節之初末、新神位、一般拜拜祭祀用]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固氣還神九轉瓊丹論




固氣還神論
   夫天地之大德日生,生可保者身。身之源,天之沖氣,陰陽媾精而所成。以否泰返其類,交為泰,塞為否。否久固無成育之理,長久之祚。人能則之,乃可與天地齊體。天地通氣,精神之所樂。凡生之源,精之與氣一者,常存,何慮不生。精氣之為物也,如四時焉,如日月焉,運行則為常,退守則為災。四時不遞運,萬物何以生?日月不交映,萬物何以明?則知精氣非可效之,此大惑矣!.《經》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搖動為佳,水木尚如斯,而況於精氣乎!.所以精動則長其精,如陽氣長泄,而草木生榮,由火因風而熾也。天地離合,陰陽升降,自然之常道,非物能遣。男女施化,得生之本,孰有棄自然之生本,而能常存。人不則道之根本,乃云固精為長生,此言大為非也。若閉精可以常存,則布囊可以貯水。且精化為血,血化為氣,氣化為精,精氣變化,未始有一常。縱不下施而有益也,返使勞精遊於靈府,邪氣通於命門,為伐命之斧斤,勞精為害靈之栓桔,況世人徒好固精之名,而不知養精之衛。所以固之雖存,終隨氣而滅,長精雖動,則因血而生。血盛顏榮,腦枯髮變,枯盛在中,變形於外。時人皆相睹,不能明之。且固精者,先全其氣,固氣者,先還其精。是以氣全則陽精不虧,精還而元氣不散,故《黃庭經》云:三神還精老方壯。以其精化氣而上騰。氣不固乃精竭,氣返液,而下降,精不還而氣傷。如煎鼎水,初無氣,而為氣者何也?以其下不能泄,遇火所逼然也。既而為氣,氣騰為上,上無所制,則氣散,氣散則涸水。若下不使漏,上不使散,水為氣上,氣復水而下,上下循環,終無有極。是以《黃庭經》云:通利道路無終休。則固精養氣之妙也。時人空知養氣之益,不知養氣之衛,空知固精之名,不知固精之道。氣為精而下泄,養何益也!.精為氣而上散,固何益矣?又《黃庭經》云:能存元真萬事畢,一身精神不可失。故知道也,在於變化。得其道者,在於還轉,變故可還還,轉至九天,德著矣! .
 九轉瓊丹論 
夫靈丹之源,稟乎真一之氣,真一者,為大道源水也。水者,氣也;氣者,道也。道本無名,因氣成質,強名日道。以氣結形,形質既分,得名為丹。華池旋運,化氣自然。是故太丹察乎真一之氣,用神水華池是也。
數起北方河車, 車數共輳,滿三十輻,法則月侯,應三十日。每月六候,陰陽各半,互相 受用。內象二十四氣,氣行一周,丹行一次,起北方坎位,為一陽之首,潛龍伸德之象。
定神水之受用。 神水華池,但能受用真鉛,若鉛不真,神水無以能受,若汞不真,黑鉛無以能親。仙家所忌雜類,氣不用,是故先定神水,方合真鉛。丹經日:鉛若不真,其汞難住,鉛若有真,其汞自伏。伏為流珠,流珠化為金液,又日金.漿,又日玉醴。已上俱是太丹變化之形,符節使之然哉!故言先定神水,為之受用。神水是大丹之窟宅,其問探其鉛之精者,便是黃芽。收此芽重伸造化,再理生成,鍊至九轉,得名丹砂,得名紫遊砂,得名仙光紫膏,得名金液,得名還丹。斯乃並因神水之受用,得名一之數,變化自然也。
水數屬一,含氣滋真,配位而黑,得合真鉛。真鉛金受北方黑氣,水也,且非世問之鉛。與真鉛相類者汞,且非世間之汞也。此鉛藏光隱邇,造化自然。 真鉛合五色之象,應順五行,感通造 , 化,故日自然也。
或沉或浮,能有能無。《 金虎元 君赤龍訣》日:況浮恍惚,渺邈如雲,其問有精,有以經綸。似有似無,難辮素真。且真者,謂得一元氣,為化為芽,此芽與鉛異俗也。謂已結得真鉛之花,透出鉛上,修丹之士,多不得此華,錯認世問黑鉛,結鉛黃花為芽,誤之甚矣!.此華名神光流珠,一名金華液,一名黃輕,一名神符白雪,一名黃芽。仙家最密此意。蕭侍郎《大丹歌》日:千年只為祕黃芽。此芽在鼎,若符節應侯,如聖如神,數般元象,並同天地造化之大功神運也,實非容易。獲玆芽者,已入神仙之鄉矣! .
斯乃論大丹之要妙,定神水之幽元。且見今之鍊藥,擬效長生,殊不知靈丹之源,妄求朱汞。自古高真,不無仙經及丹書洞文,眾仙內禁之訣,莫不先明水火神水,後理生成法象,五行乾坤互用,始自從無入有,返歸於無,還返數終,神丹自備。數還又返,數返又還,隨日月之虧盈,順五行之情性。且如十五十六,月正圓明,丹亦氣盛光明也。.月將虧,月首又生。生者,謂生一氣也。准前圓明,而又攝伏九還七返,此之謂也。
九為元陽之始,七為太陰之初,陰陽對用無窮,故名日道。 
又仙經日:還返既不差,精凝不飛。若以砂抽汞,鉛霜取芽,八石三黃,五金雜類,此俱不是大丹之源。只可以法制添變為寶,濟貧助道,散接孤危。若將此頑滯為丹,又何得!.仙經云:朝服一刀圭,暮可生羽翼。料玆頑質,寧有此功!.痛哉 1 .甚矣!.又仙經云:紫遊華蓋丹,一銖度一人升天。 元陽 君日:無質生質是還丹,凡汞凡砂不勞弄。且無質者,神水華池也,有質者,神水氣結也。大丹感乎神水,受氣而生,因氣成質。河上公曰:惟恍惟惚,其中有一,經營立化,因氣成質。此之謂也。 
仙家定水為宗,化氣結子,子母相戀,名為大丹。子受氣而成形,丹稟水而立質。玆明受氣而生,斯乃仙家共禁之訣,未嘗輕泄天機,重難也。水雖有形,終而無質,神仙以法制之,升而復能生質也。 
昇則鼎中陽氣上騰,降則壺中陰氣下結。斯乃明論虛無之氣,結而成丹。
虛元者,棄籥中盛受二氣是也。二氣者,一陰一陽交媾為道,故日一陰一陽之謂道。
升降既以得度,虛元靈質自生,故日無質生質是還丹。陰真人日:造化成形,便是無中之有:陰靈託質,方知有中日無。
言逐月開鼎,浴丹之時,添合青龍,沐浴白虎,混然無質,不見其形,故日有中之無也。
然則須憑漏刻,反算五行,綱斗遊璣,進退合度。其或遇進水進火之時,俱在午前分漏,焚香勿絕,仰告上真。乾火盛明,恐鼎有失,不可暫拋藥堂,專聽龍昤盛位之聲。審察陰陽,調理之候,或聞雄聲稍武,暫開午門。 午門以上有巳門,是絕乾之火;雄武難當,暫開午門,是納陰之火,以陰制陽之氣,徐而清幽之韻氣和也。
微通火氣,其聲清幽,徐而速掩,又恐歇氣。多時節滯,神丹變化,其或遇進水退火之時。
時在娠卦,一陰而仰五陽,坤元亨利,萬物質生,承順乎天,乃終有慶。 
履霜堅冰,陰始凝也;盛暑雷震,恩以威襲,芽體漸成,修養無失,漏應二更,正自復吉。 
大易日:配陰為陽,主道之樞機,伏藏為虎,履霜光耀。堅冰寒沍,此時丹化凝液也。 
神水已變,大道功全,造化既成,黃芽有質。鍊之九變,靈質可觀,號日老芽,以玆方熟。 此芽鍊至九轉,或如斕鍾乳,疊石嵯峨,科斗方勝,文絲瑪瑙,玉柱玲瓏,別有靈異之象。直候九轉變化將足,收為大藥之基,而後鍊還丹。 
《太一真人玉壺頌》 日:十月雪飛霜又濃,黃芽內熟色顯顯。修丹若見黃芽熟,安得不思金虎龍。思金虎龍者,即是黃芽已熟,再思鍊大藥為丹。龍虎者,是金丹之號,此芽雖熟,為是孤陽之芽,陰陽未足,未堪為大藥。重配青龍白虎,方為大藥。《參同契》云:孤陽之芽,未可獨立,水合陰陽,方為大藥。
此芽始自還丹之基,本大藥之根元,莫不重開造化,再理生成。合丹之水須澄,直候月餘方用也。合丹之水,但澄之月餘,慮其塵濁,丹無光彩。以金銀寶器盛之,勿令塵入。合丹之水,水有輕重軟硬,應漏即知輕重。重可用,謂通陽脈石泉也。
太上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金丹運化,理之自然,得一者神水,故曰神水華池。神仙抱一之道,沖融受氣而生。且水性純陽,形則純陰,百斛入於釜中,煎而乾之,顯玆無質也。一潤及於大地,萬物生焉。其有質也,斯乃明顯盜氣而成質,水也。物尚盜氣而生,金丹祕在神水,故曰金丹之衛百數,妙在神水華池。此訣天誠甚重,而人莫知,所以金丹得水,芽兆玆隆興,豈不從無形而立有,神水也。若以朱砂抽汞,鉛花取芽,氣類不同,無由合道,而況明分刻漏,顯配五行,晝夜艱璣,應運符節。 
符節者,應十二時,時下之數,應漏直符節,變大丹五色之光彩也,全由、符節使之然也。 
無拋左右,察聽吟聲,時候稍差,前功恐失。真人有言日:且如金液之丹,須是含津負液,消化為漿,故日金液。若以朱砂為汞,水銀結霜,又何金液之有哉?斯乃學無稽古,誤體經綸,以意自裁,遠道背德,萬家傾產,無可成。實謂世愚,孰能開悟。夫修丹切須認得真鉛,然後經營造化,若不知靈丹之宗,徒費財寶。廣成子日:若修上清神丹,其或得根得源,知水知火,明藥物之銖兩,應刻漏之元功,如是則法天而行,盡無不成矣!.故日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萬象,聖人則之。且如脈周一身,漏行百刻,時隨漏應,以刻定時。漏既不停,丹隨時變,丹變合度,應刻順時。時既不差,已合天道,天時相應,造化有歸,名曰還丹。豈不是法應乾坤,運馳日月,三才得備,四象成真。始自虛元,從無制有。且如定節分氣,大凡五日一候,運化變遷,故日後五日,雀入水化為蛤。後五日,野鸚入水,化為蜃。理丹元,象造化,亦同後五日,神水,冰丹形一,斯乃天人共化,律曆同遷。且如今日直符,發揚復卦,行水火大數,合乾坤二爻,管十二時時數之內,有陰有陽,有明有暗有動有靜,有進有退。綱斗遊璣,周行一市,隨卦變遷,五色流光,天人共愛。此訣外鐫金簡,內可存心,非聞流俗之耳。仙戒云:天門開,地戶裂,聖人機,勿妄泄。又何輕論哉!.丹書云:若得藥源,萬一成矣!.成必利眾。
此藥得成,有全家技宅之功,非獨一人升舉也。且見今人鍊藥,雖有其言,而無其實。朝朝說藥,日日言丹,究論真源,罔知妙旨。如斯焉能利眾而全家升舉者哉!.仙經云:不得藥源,.一身難成,若明神水,全家歸真。
丹書云:神水聖石,一龍一虎,二物之宗,神仙為倡。
得者日學日新。 言得藥源,經營有信,一月一合,開鼎沐浴,觀丹顏色,漸睹幽元,轉資開悟,其道日新。
權道守一,權道紀綱,妙在守一。起甲之算,春令發萌。經云:三一之道,天地常以時消息,巡歷后土,歸于中官,中官數五。丹書云: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訣,難以書傳。大丹之要,非數莫之能成,神水華池,非真不能合其道,守一始為道之紀綱。
皇天無親.上天並養萬物,愛人最深,元象天機,靡不出察。道成德就,感激玉皇,惟善可親,皇天是鑒。
我命在我,非天致我有其生,非天促我無其壽,漩璣白日,可養紅顏,可學長生,可以力致。
非丹不仙。 人身百餘斤,何以輕舉!.若非金丹,無由滌蕩。神藥一化,反老為童,位列真人,名標玉籍。與天同壽,與地齊休,故日非丹不仙。
鍊之可久,運造神丹,非一朝一夕之功,几九轉、成芽,芽九轉成丹。並于造化,須出名山福地,晨昏資備,同道數人,藥室壇鑪,穿砌井電。晨昏朝謝,勿起囂心,志命歸真,神明如一。豈非容易?歲久方成,故鍊之可久也。
餌之長新。 服藥之後,三尸九蟲漸退,還精補髓俱全。暗室夜光,童顏日盛,精神爽異,道氣光祥。五嶽靈真,自來朝會,魂神徹視,玉髓金身,遊戲仙都,長新極樂。 
數通即化,五行大數,通運四時,律呂既終,靈丹自化。
數極乃神。陰陽莫之能神,陰極則陽潛,陽極則陰伏,二氣互用,道之自然。極者窮變也,故日窮變已盡神,因神以明道,陰陽數極,叉然而成矣。
獲玆天機, 天下之能事,莫過於道,道之妙不過於丹理。丹理之妙,不過於氣,氣化有形,不過於數。數造金丹,三五與一,保玆天機,神仙事畢。永列真人。
  世有傍通雜衍,何啻萬端,若言永列真人,一粒還丹升舉。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庭內外玉景經解
朝散大夫賜徘魚袋臣蔣慎修上進


仙人章   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
  神元方也,真有物也,元方則仙道所不能有,有物故可以積累而成焉。
  黃童內音難可聞,玉書絳簡赤丹文。
   脾部之官,中有明童,故日黃童也。黃庭三疊,皆以誦、味,五臟不接外物,故日內音也。所謂諸天隱齣,蓋本諸此。夫至人元所事乎聞,眾人聞而不能解,元所事乎聞與夫聞而不能解,皆所謂難可聞也。欲聞且解者,元他焉,蹟其意而已。仙道多方,然要在與陽俱升者也。修煉之精,成乎純陽。故其為書物之以玉。玉之為物,純陽之精也。上清之氣,下與物接,故其為簡色之以絳。絳之為色,天道之降也。所謂純陽者,本乎一陰一陽,修煉而成之也。以其本乎陰陽。故其雜而成文,則日赤日丹。赤以火為陽,丹以二為陰,蹟道德之意見於物色,蓋如此也。書載道者也,簡載文者也,載道以純陽之精,載文以天道之降,皆所以象其物宜也。文也者,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參伍錯綜,以成理致,於事為華,於時為夏,天道下濟,萬化呈露於斯時也。析理精微,擁瑩道妙,則赤丹之義於此明矣。
   字日真人巾金巾    能解其義,則所謂積精累氣,以成真也。其稱字者,以道成而尊,故褒其名也。老子云字之日道,與此同意。巾金巾者,精氣所生,皆首於肺,故其飾如此。 
   負甲持符開七門,火兵符圖備靈關
  負甲者,北方龜蛇之屬,背陰以自衛者也。火兵者,南方朱烏之屬,向陽以制敵者也。七門者,耳目鼻口,所謂生門。生門外通,識性內合。故莊子日: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推此而言,則知六入之用,皆有符於焦牖之問者也。是以開七門者,鈴先持符,持符而開,則元妄作之咎矣。然而持符開門,又鈴先於負甲者,以謂生門一開,六賊入之,所以急於自衛。自衛者固,則元有後艱。此所以為負甲持符開七門也。符圖者,河圖九官,皆我合也,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此則一身上下,元所不契,故可以備靈關也。靈關者,三關之中,三才道備,人配天地,所以為靈也。精神盛衰,生命之本,內與數合,外與理符,則妄動之愆元自而至也。治國者,門關用符節,未有啟閉,入出而不由符者也。門近也,關遠也。近既啟矣,則遠者不可以元備,此所以為火兵符圖備靈關也。
前昂後卑高下陳  
  前昂者,朱烏之屬,趨上者也。後卑者,龜蛇之屬,趨下者也。既日昂卑,又日高下者,昂卑位也,因其昂而高之,因其卑而下之人也。陳謂列而布之,人所為也。
執劍百丈舞錦幡
   執劍百丈,言威烈之壯也。舞錦幡者,文探之振也。此皆火兵之具也。幡以表眾,使人樂從,是以舞之劍以勝敵,使人畏服,是以執之。
十絕盤空扇紛紜
   九官十色,相屬而為錦,相離而為絕。絕者,蓋以色不相屬為名,其實幡也。《度人經》 所謂十絕靈幡是矣。膽部云,九色錦衣綠華裙者,正色有五,加以文章備散以應九官,而木出於土,青黃合體,其變為綠,是十色也。此章所論真人之道,要在驅除邪偽,全其神守,鈴使符圖之數,冥契胳合,外物之來,元幟可抵。故此十色,周匝綿密,莫得其際,雖有邪偽日遊其藩,孰得入其合也?然猶未忘驅除之衍,則所謂能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夫能為不可勝者,元他衍焉,資乎威明之神而已矣。此所以十色全備,與膽相應也。然而膽屬少陽,雷電八震,龍旗橫天,墊蟲昭蘇,上下交泰,故其文相屬而為錦真人者,外群乎人,內成乎天,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此則與物遠矣,故其文相離而為絕。然則上言錦幡,下言十絕,要其終也。 火鈴冠霄墜落煙火鈴,膽之威聲。於此言者,所謂資乎威明也。夫邪偽幽沈下道也,火鈴飛空上道也。然膽之威聲上而不下,則幽沈之類得其便矣。是以火鈴之勢雖飛空冠霄,而以墜落為用也。膽部言擲,而此言墜,蓋擲而墜之其義相成也。煙之為物,不可墜也,今言墜落煙,則其下擊之勢迅矣。蓋火,陽物也;鈴,陰類也。火鈴者,陽中有陰,離象也。離以上為利,以下為用,此性命之理也。
安在黃闕兩眉問,此非枝葉實是根
  天庭,天位也。黃庭,地道也。地道主內,其勢下也,以其內且下所以出而上通者,鈴有闕焉。闕者,當途而高也。兩眉之問實為天庭,而黃庭之闕亦居其問,是以有黃闕之名也。黃闕者,天地往來升降之大途也。天地訢合,以產萬化,則真人之道要妙在此。此所以上下配合而為二才也。然黃庭位下而黃闕在上,故言安在。安在者,疑所在也。疑所在者,以道元不在故也。道元不在,則其疑之,乃所以在之也。枝葉者,由根出而非根也,以其非根是以榮枯代謝、日改月化而根不與也。真人者,歸根復命,獨成其天,則彼盜誇之徒,文探利劍、飲食貨財、責著追求,有係於此,皆屬枝葉。所以真人負甲持符,開門備關,屏絕外物,迴光反照,則云為動靜皆由根出而元虛妄之咎,故日實是根也。
紫清章   紫清上皇大道君 此則元為之皇,有作之君,總號一帝也。首章離而為二,此篇合而為一者,以上篇論真人之道、屏絕外物、迴光反照、等不等觀得元分別,見諦成道,名為真人故。夫元為之皇,有作之君,總歸一帝,更出互用,其道微妙,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真人乃能知之。 
   太玄太和俠侍端,化生萬物使我仙
太玄者,北方玄天,孳萌化物,以固靈根。太和者,東方蒼天,委和生物,以達靈芒。二神俠侍,尊歸一帝,而仙道達矣。蓋仙道雖廣,要在存生。故自北之束,以應陽中,化生之理於此備矣。然四時成歲,天道乃全,止乎陽中,特其端耳。
   飛升十天駕玉輸,晝夜七日思勿眠。 
天數唯九,今言十天,則其一虛也,亦猶大衍虛一,妙本在焉。古之真人,見諦成道,妙解一帝之旨,則可以超越九天之外,獨遊虛一之境,所謂飛升十天也。飛升者,與陽同波,故曰玉輪。玉,純陽也;輪,下道也。言乘純陽之氣,自下而升焉。夫陽動於下,復之時也。七日來復,復之數也,思所以上達也。乘純陽而上達者,非好眠之事也。古人聞道,淫思七日,至於骨立。立,反眠者也。然此修為之功,其於真人之道,蓋原始而言之。
   子能修之可長存,積功成煉非自然。
化生萬物,使我仙者,帝使仙也。帝使仙者,自然而然也。是以我之我,內道也。子能修之可長存者,學所成也。學所成者,非自然也。是以子之子,下道也。夫道非自然,非不自然。此文獨以自然為非者,所以立教也。教立則學與自然同於一致。 
   是由精誠亦由專 
精誠而專、乃積功成煉之事也。誠,元疑也;專,不貳也。元疑於物,物亦應焉;不貳於心,神亦凝焉。商丘開信妄以為實,故泳河而得珠,元疑而物應也。佝償丈人,不以萬物易蜩之翼,故元往而不得,不貳而神凝也。學道之人,存想三官,萬神應念,精誠至矣。然物或問之,鮮不失墜,故當斷滅因綠,屏棄名利,一心志道,道可得矣。
   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
內守堅固,乃精誠而專之事也。內守者,元他求也。元他求,則專矣。堅固者,執而不拾也。執而不拾則誠矣,專而元他求則不失真矣。加以執而不拾,則真中之真也。然專而元他,執而不拾,則或蔽而不通,故虛中恬淡,所以救其蔽也。虛中則不專於內守者也。恬淡則不專於堅固者也,然則內守堅固著法者也,虛中恬淡離相者也,非著法不足以入道,非離相不足以得道,得道則非求於神,神自致矣。
百穀章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
土地精者,不足以養神而可以養形也。邪魔腥者,不足以養形而其發聞又加穢焉。加穢而云美者,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不足以養神而云精者,言猶有以輔其真也,以其著於土地則有親下之理,其與飛升十天不可同日而語也。
   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糜傾。
神明之容,以清虛條達為善,飲食厭飲溺於馮氣,失其清虛則臭亂矣。胎氣者,所受於天,渾淪和合,生理內發,自然堅凝,及夫視聽食息交攻於外,日鑿一竅而胎氣零矣。神明臭亂日以變滅,則非所以反老也,胎氣散亡則非所以還嬰也。魂所以為靈也,神明散亂終身不靈,故三魂忽忽也。魄係於形者也,胎氣散亡,形體毀憊,故魄糜傾也。 
  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食氣者所以使之聚而不散也。太和者,少陽之氣,委和而生,口為其官,漱咽靈液,以生光華。此皆生理之本,不假外物,自足為養,故能不死也。黃寧者,混康之所以為康也。脾部之官,消穀散氣,主治百病,故常運而不寧。今以真氣自養,不假外物,則元所主治,故能寧而康也。論日:前章云,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政神,則是積功成煉,以成真人,故此章絕棄外物,以真氣自養,則可以不死也。至於初學之徒,天真未完,神守未固,則所以補相生理,蓋亦元所不備,外物之養固未可以絕棄也。故天產養精而神氣泰定,地產養形而膚革充盈,則所藉脾胃合德政功,芳澤滋榮,其補大矣。是以太倉明童主調百穀,兼資五味,推煉致新,運動元方。所居之官,謂之黃庭。庭者,布治之地,中部老君所以有為也。至於積功成煉,內守堅固,則百穀五味一切棄絕,虛中恬淡則脾胃之官同於虛室,故其所入,謂之黃寧。黃寧者,雖未離乎形色,而近於寂然不動者矣。十天真人所以元為自然,蓋本於此。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中的各種氣功功法




道教繼承傳統諸家氣功功法,予以發展豐富,開闢了多種多樣的氣功入靜法門。道教文獻中所見的氣功方法,多達百數十種,既有靜功,又有動功、動靜功,而以靜功為主。道教氣功靜功入靜法,大略可分為煉神、煉氣、存思、守竅、內丹五大類。
一、煉神類。 
此類方法源出老莊,從調心入手,以空虛心念、令契合於虛無之道為修習之要,有守道、守神、守一、心齋、定觀、澄心、觀心、坐忘、煉神還虛、煉神合道等名目。 
大概出於魏晉意的《西升經》,承老莊之說,貴養神而賦養形,闡述了以清靜自心、收心離境、冥思絕虛為要的“養神”、“守一”、“思道”、“守神”之道。該經《身心章》雲:“常以虛為身,亦以無為心,此兩者同謂之無身之身,無心之心,可謂守神”。“守神”原出《莊子•刻意》、《齋戒籙》等道書中還以《莊子》中的“心齋”為道教徒所修的齋法之一。“心齋”以除嗜欲、絕思慮為要,符籙道派把這種功夫作為祈神、齋醮之前的必要準備工作。
煉神一類功夫,本與佛教止觀多所相通。南北朝以來,道教在源於老莊的守道、守神說的基礎上,吸收佛教天臺止觀及禪宗禪法,形成一類佛、道融合的煉神之道。《洞玄靈寶定觀經》所說“定觀”,實即佛教“止觀”的改頭換面,泠虛子注雲:“定者心定也,如地不動;觀者慧觀也,如天常照。定體無念,慧照無邊,定慧等修,故名定觀。”修習方法,以靜坐冥思為要,若覺念起,即時用內觀覺照之法遣除,“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不依一法而心常住”。攝念持心,須掌握法度,勿令太急而致報狂顛,心達寂定時,又須放任,寬急得所,方能漸入靜亦定、動亦定,“處喧無惡,涉事無惱”的“真定”,帽定而生智慧。唐代名道士司馬承禎的《坐忘論》所述“坐忘”之道,本出《莊子》,修習以“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為要,以達“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遣”的靜定之境為成就。入門分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步,調心防斷、任、放、縱四種偏執,既不可住有,又不可住空,“但心不著物,又得不動,此為真正定基”。這類“坐忘”法,可謂佛教止觀與老莊坐忘之道融合的產物。被全真道奉為重要經典的《清靜經》,則以“澄心遣欲”為宗,以內觀“心無其心”、外觀“形無其形”、遠觀“物無其物”為遣欲的訣要,以達“寂無所寂”的“重玄”境界為究竟,佛教止觀的氣味更濃。
大蓋唐代所出的《三論元旨》,依“重玄”哲學,分煉神入定的了階次為“攝心歸一”(安定)、“灰心忘一”(滅定)、“悟心真一”(泰定)三階。初以一念攝萬念,“內靜觀心,澄彼紛葩,歸乎寂泊”,若心念浮燥難收,用“放心遠觀”之法,縱心遠觀四方無極世界,至無可觀處,然後攝歸,從頭至足,觀身體虛假無常。又可心依氣息而觀,或“怡神而已,精照一源”,由此達寂定不動。次“忘心遣觀”,連寂定的心念也泯滅,使形同槁木,心若死灰,境智雙忘,謂之“灰心忘一”。次由忘一而達真一,心與道合,因忘而明,因明而達,“悟心真一”,達《莊子》所雲“宇泰定則發天光”的最高境界。《坐忘論》等還把修習者心身隨功夫漸進而生的效應,總結為“五時七候”,五時,指心由動多靜少、靜少動多、動靜相半、靜多動少,漸次達一向純靜,有事無事,觸亦不動的“真定”。由此升入七候,身體漸生變化,由宿疾皆消、身輕心暢,進而返老還童、心悅神安,乃至“延壽千歲”,成為仙人、神人、至人。 
宋代以來,道教煉神之道進一步與禪宗之禪融合,提倡明心見性,被稱為內丹中的“上品丹法”、“最上一乘頓法”。
二、煉氣類。 
此類方法源出先秦的吐納食氣、行氣,以調製呼吸為主,有行氣、閉氣、胎息、吐納、服氣、食氣等名目。修習大體分閉息、多入少出、服咽內元氣、服食外氣等法。 
閉息,在《抱朴子•釋滯》稱“行”,法為從鼻中吸氣,然後閉而不呼,逐漸延長閉息時間,于閉息時默數數,從一數至一百二十,漸增至千。不可閉抑時,從口中微微吐氣出。氣之出入,皆須深細綿密,“不欲令己耳聞其出入之聲,黨齡充入多出少,以鴻毛著口鼻之上,吐而鴻毛不動為侯也。”《養性延命錄》亦述此法,謂行氣須于夜半子時至午時天地之生時行之,強調“欲學行,皆當以漸”,不可勉強閉噎口鼻,急於求成,而致瘡癤等疾。這種行氣法練起來易生弊端,故隋唐以來頗有人反對,如《王說山人服氣新訣》說:“大都不得閉氣,若閉氣則疾生。”《胎息精微論》等亦反對強行閉氣。
多少入出的服氣法,以調息令多入少出為要。如《太清調氣經》雲:“鼻長引氣,口滿即咽,然後一吐,須少,每引須多。”《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訣》方法為入五吐一。《太清五老口傳服氣法》為息入後閉停少時,呼時三分氣中出二分,留一分,亦住少時,又有“三五七九氣法”等,皆屬此類。 
存服外氣,為存思與服氣的結合,有服五芽、六氣、霧、三氣、紫氣等多種方法。五芽,指五方所生的五色氣,道教認為外五氣與內五臟五氣相應,面向五方,存服五氣,有補益臟氣、健身延年之效。存服之法,據《太上養生胎息氣經》等所說,先面東平坐握固,閉目叩齒三通,存想東方青氣(青芽)入于我口,納氣服咽九次,以舌舐唇漱津咽下三次,存想青氣入己肝臟中,氤氳盤旋,循行諸脈。次存服南方赤氣(丹芽)、中央黃氣(黃芽)、西方白氣(素芽)、北方黑氣(黑芽)。服三氣法,是于日初出時,面向日,存想日下有青白赤三色氣,直下入我口中,服咽其氣九十度,服霧法,為存想有五色雲氣鬱鬱然,口納其氣服咽五十度。服紫氣法為存想自己泥丸宮中有紫氣出,勃勃沖天,採服此氣。 
存服內元氣法之內元氣,指吐氣時從自己氣海丹田中上升的氣,當此氣升入口中時,閉口連連鼓咽,想其聲汩汩,直入氣海。《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等分其法為進取、淘氣、調氣、咽氣、行氣、煉氣、委氣、閉氣、布氣等十余訣,其中咽氣指服咽內元氣,行氣指內元氣咽下後,以意領氣,從下丹田後穿夾脊,循脊柱上升至頭頂,然後降下,遍行于毛髮、頭面、頸項、手臂、十指、五臟、兩腿、足心,最後想周身病氣瘀血被正氣蕩滌,從手足端散出,謂之“散氣”。這種服氣法再發展一步,便走向了內丹。 
三、存思類。 
存思,略同佛教所謂“觀想”,為持續想像某種形相之意,是符籙派道教主要的修煉方法,源出緯書。道教徒修煉時存思的對象,大體可分為具宗教內容與不具宗教內容者兩類。具宗教內容者,如身內外的神祗、仙境、天宮等,存思的神祗,有《太平經》所述五臟神、身中二十四神,《大洞真經》所言三十九神真,及日月、五星、北斗等神,而以存思身內三丹田中神真為主,《抱朴子》等名曰“守真一”。另有“三一九宮法”、“默朝上帝”等,以上丹田中被認為居主宰地位的太一帝君等神為存思對象。這類存思法滲透了有神論及飛升出世的宗教內容,但其修煉的過程,從客觀上來看,無疑有氣功的內核。
不具宗教內容的存思法,有內視法、存服日月光華法、服三色氣法、服元氣法、酥沐法、服紫霄法等。如《丹書紫字三五順行經》述內視法為:端坐內視,存想自身中臟腑腸胃,了了分明,久行之能真內見臟腑。《紫度炎光經》所述內視法,為令耳目遙注于百里、千里之外。謂久行之能見聞遠方之事,得遙視遙聽之能。又如《雲笈七簽》卷四五“服日月芒法”:常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銅錢,赤色九芒,從心中出喉,至口中,復反還于胃。存思良久,吐氣咽津若干次。服月華法為存思腦中有月象,放白光,下照入喉,服咽其光。服元氣法,乃存想空中元和之氣鬱然而下,如雲如雨,流潤自身,透皮肉,入骨髓,四肢五臟皆受其浸潤,有如流水滲入地中。酥沐法:想像頭頂有酥團融化,流注入腦,下溉心間,周行四肢。以上二法有補益虛損之特效。服三氣、服雲氣、服紫霄等法,為存服赤白黑紫等各色氣、光,有通過想像吸收外界生命能量的意味。
四、守竅類。
此類方法以意守丹田為門徑,有“守一”、“胎息”、“存神煉氣”等名目。如唐代孫思邈《存神煉氣銘》雲:“欲學此術,先須絕粒,安心氣海,存神丹田,攝心靜慮”。幻真先生《胎息經注》釋“胎從伏氣中結”雲:“修道者常伏氣于臍下,守其神于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此類方法,入手門徑與內丹基本相同。 
五、內丹。
晚唐以來,內丹一般指了自身先天精氣神為藥物,在身中煉“丹”的系統方法。道教煉養諸法中,內丹的理論最稱精稱,方法最為週密,堪稱道教氣功的代表、精髓。內丹方法先後多達十余家,皆以性命二字為綱宗,就修習的次第而言,可分為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先修性後修命及先修命後修性三類。
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稱“上品丹法”、“最上一乘”,是煉神之道與禪宗之禪的融合,入手既逕直煉神還虛,絕情忘念,明心見性。如《修真十書•謝張紫陽書》雲:“人但能心中無心,念中無念,純清絕點,謂之純陽。”但能保持此心,動靜不亂,則自然與道合真。清代黃元吉《樂育堂語錄》說:“上品丹法,以神入于虛無中,不著色,不著空,空色兩忘,久之渾然融化,連虛無二字亦用不著,此即《莊子》所謂‘上神乘光’者也。” 
先修性後修命,為全真道北守宗所倡。此法從除情去欲、收心止念、明心見性入手,以一切時中唸唸清凈心地、不被欲塵妄念迷亂為要。至念住心息,再依次煉化精氣,了徹命功。明末伍守陽將這種丹法的修習分為四個階段:一築基,以煉己還虛、做對境無心的功夫為主。二煉精化,稱初關、百日關。三煉化神,稱中關、十月關。四煉神還虛。稱九年關。 
先修命後修性,為南宗所倡。其法從鐘呂派內丹的傳統方法入手,守竅調息,循序煉精化、煉化神、煉神還虛,至煉神階段,參究禪宗性理,以“打破虛空為了當”。 
從修煉方式講,內丹又分為清修、雙修二派。清修派主張陰陽具足於自身,只可自己清修,這是內丹的主流。雙修派認為陰陽分具于異性之身,主張男女合修,取藥于“同類彼體”。這類方法實屬秦漢以來房中術的進一步發展。道教還認為男女生理不同,故煉丹的方法應有所區別。宋元以來,出現了不少“女丹”著述,一般都認為女命在乳房,從意守膻中而“煉體”入手。
除靜功外,道教還繼承發展先秦秦漢的導引、按摩術,輔以叩齒、咽津、鳴天鼓等,作為治病健身、益壽延年乃至成仙得道的重要方法。導引、按摩,以動搖肢體為法,最初相當簡單,多摹倣動物的姿勢,如《抱朴子》所言“龍導虎引、熊經龜咽、燕飛蛇屈鳥伸、天{免}地仰”等,五禽戲、八段錦等,皆屬此類。這類鍛鍊方法,多與調息、閉氣、冥思、存想結合,成為氣功動功、動靜功。其動作姿勢,愈演愈繁,如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所述導引法多達數十式,與印度瑜伽體位法頗多相類。服氣、叩齒、鳴天鼓相配合,動靜相兼,成為道教氣功功法的一大特色。
道教氣功煉養,還往往與辟穀、服餌、房中術相配合。辟穀以進入氣功態為基礎,又被認為是氣功功夫深湛的表現,或被作為進入氣功態的手段。辟穀大多服藥,服氣、內丹等氣功,也多服用藥物以為輔助。道教的各種煉養之道,對房中術皆十分重視,房中術既包含有性生活方面的衛生知識,又有氣功的內容,或被當作氣功的修煉途徑。
道教從養生健身、延壽成仙的宗旨出發,全面繼承發展中華傳統諸家的各種煉養方法,吸收外來佛教、印度教煉養學的精華,形成了自家多渠道、多層次的氣功養生體系。較之以精神解脫為根本宗旨的佛教及以道德修養為根本立場的儒家,道教顯然更長于養生,獨具佛、儒二家所缺的動功、辟穀、服餌、房中等術,具動靜兼備、內外結合的特點。較之以治病為根本宗旨的醫家以及技擊為根本宗旨的武術氣功,道教氣功更富高層次的功法及精深系統的理論。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儒釋道等諸家中,道教被公認最擅長于養生,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許多封建帝王奉為信條。
道教氣功的功法,除具宗教性內容的存思神真一類外,其他方法,從客觀方面看來,都很少或不具宗教內容,只要修習者不帶有長生成仙的信仰,完全可以視之為氣功。即存思神真、仙境一類方法,也可以發行為不具宗教內容的氣功功法。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上大道三元品戒謝罪上法



  天尊言:凡修上法,常以 正月十五日 、 七月十五日 、 十月十五日 ,平旦、正中、夜半三時,沐浴身形,五香自洗。臨沬浴時,向西南,以金杓迴香湯,東南左轉三十二過。閉眼思日光在左目上,月光在右目上,五星纓絡頭上,五色之雲,匝繞一身,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獅子白鶴,羅列左右,仙童執巾,玉女散華,飛仙乘騎,侍衛身形。便叩齒二十一通,呪曰:天澄氣清,五色高明。日月吐暉,灌我身形。神津內盥,香揚鍊精。光景洞曜,煥映上清。氣不受塵,五府納靈。罪滅三塗,禍消九冥。惡根斷絕,福慶自生。今日大願,一切告盟。身受開度,升入帝庭。
  畢,仰嚥三十二過止。便洗沐五神也。沐浴畢,冠帶衣服。又叩齒十二通,呪曰:五濁已清,八景已明。今日受鍊,罪滅福生。長與五帝,齋真上靈。
  便出而入室,依法行道也。入室東向燒香,叩齒三十二通,祝曰: 无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驛龍騎吏、侍香玉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出。出者嚴裝,開啟此間土地里域真官正神,臣今正爾燒香行道,陳乞所願,願得十方正真之氣,入臣等身中,令所啟速達,上聞无極天尊太上大道至真上帝几前。
  无上洞玄靈寶弟子某嶽先生臣某,宿世緣會,得生道化,蒙三洞法 師 先生某所見啟拔,開度腐骸,參以經法,過泰之恩,實在罔極。而臣生長流俗,五神爭競,塵深罪穢,永不自覺,與罪同長,山海彌積,前生至今,不知緣來,凡以幾劫,逮及今日,罪結天地,在何簿目,為三官執舉,拘逮地役,雖自修勵,而无感徹,真靈不降,眾魔所伐,致思念不專,五神飛越。常恐一旦歸命幽壑,彌綸萬劫,終天无拔。謹以三元大慶吉日,清齋燒香,首謝前身及乎今日積行所犯、天所不原、地所不赦、神所不哀、鬼所不放億罪兆過,觸犯三元百八十條、三官九府百二十曹、陰陽水火、左右中宮考吏之罪。今故燒香,歸身歸神歸命无極天尊太上道君、三十二天上帝、十方大聖眾,至真 諸 君丈人、飛天神王、天仙飛仙神仙地仙、五嶽諸真人玉女、諸天日月星宿、璇璣玉衡,及地上十方无極諸靈官、三界五帝、三官九府百二十曹、三河四海九江八極眾神靈司諸官,乞賜大恩,一切原除宿身今生所犯之罪。以今燒香功德,拔度罪根,願削除地簡,絕滅右府黑簿罪錄,度上南宮左府長生青錄之中,神仙度世,永享无窮。得道之後,升入無形,與真合同。


        第一東向九拜,長跪言:臣某今歸命東方无極太上靈寶天尊、已得道大聖眾、至真尊神、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極大道、天上玄老、太上老君、太上丈人、皇上老君、皇上丈人、青靈上真、 諸天常 君、諸天帝丈人、太帝君、太帝丈人、九老仙 都 君、九氣丈人等,百千萬重道氣、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東極老人青華大神、上相 司馬青童 君、金闕 後聖帝 君、真陽始青神人、靈寶九仙君等、青和玉女、主仙玉郎,東方无極世界一切神靈。乞願直垂大慈開宥之恩,原臣身前生以來、逮及今日受生所犯,上不敬諸天大聖尊神、東方无極世界一切神靈,日月星宿、四時五行、風雨雷電、雲霧時節,下不敬師父尊長、五嶽四讀三河四海九江八極諸真人、神仙玉女、東鄉諸靈官、三界地祇、三官九署一切神明,欺師罔道,穢賤天經,竊盜聖文,改易靈音,宣傳至法,貪利入身,私相化授,五帝无盟,謀圖叛逆,行不忠不慈不孝不愛不仁,上逆君父,下殺眾生,掠奪人物,淫犯他妻,骨肉相加,門族交通,嫉妬勝己,爭競功名,口是心非,攻擊賢人,飲酒食肉,濁注五神,罵詈呪詛,自作无端,入齋吉日喜怒无常,輕孤賤寡,棄薄老人,凌賤貧窮,逐寵豪強。諸如此罪,不可勝紀,積世結固,纏綿不解。以今燒香,歸命東方,乞願大慈直垂哀原,赦除臣身前生億劫以來,至今身所犯諸如上之罪,乞賜更始,於今自改,伏從禁戒,不敢又犯。乞削地簡三官罪錄、右宮黑簿,惡對重根,度名左府青錄之中。今日大慶,萬願開陳,謹自首謝,歸命天尊,乞神乞仙與真合同門戶,興泰善緣,來生世世罔極,長享自然。
  畢,便解巾,叩頭自搏,各九十過止。謝東方畢,次起左行,向東南一拜,長跪言: 臣某今歸命東南无極太上靈寶天尊、已得道大聖眾、至真尊神、南上老君、丹靈老子、南極上元長生真人、度世司馬、司命、司錄、好生 韓 君、起死更生鍊骨還神大聖神王、 萬福 君、萬福丈人、太和玉女、東南无極世界一切神靈。乞恩謝如東方法。 
  畢,叩頭自搏,各一十二過止。謝東南畢,次起左行,向南方三拜,長跪言: 臣某今歸命南方无極太上靈寶天尊、已得道大聖眾、至真尊神、无極大道南上赤帝、丹靈老子、太和玉女、長生司馬、好生君、司命、司錄、南極度世君、飛天真人、開度受生神王、玉曆注生神仙度世君、萬福萬度萬生 萬氣 君、南方无極世界一切神靈。謝如上法。
  畢,叩頭自搏各三十過止。謝南方畢,次起左行,向西南方一拜,長跪言:臣某今歸命西南无極太上靈寶天尊、已得道大聖眾、至真尊神、天皇老人、南極 元真 君、洞陽大靈眾神、生氣飛真神王、神仙玉女、西南无極世界一切神靈。乞恩謝如上法。


  畢,叩頭自搏,各一十二過止。謝西南畢,次起左行,向西方七拜,長跪言: 臣某今歸命西方无極太上靈寶天尊、已得道大聖眾、至真尊神、无極大道西華太妙至極上帝、金堂玉仙真母、金闕後聖上 相帝 君、玄古天師、萬聖道主、四極真人、神仙玉女、西方无極世界一切神靈。乞恩謝如上法。
  畢,叩頭自搏,各七十過止。謝西方畢,次左行,向西北一拜,長跪言:臣某今歸命上方无極太上靈寶天尊、已得道大聖眾、至真尊神、无極大道上下中央四面八方三十二天上帝、太上无為大道 諸 君丈人、最大至尊无上无巔无極无窮普照普察无量洞明最上正真,无鞅數眾道氣、元始无先寥廓无端混沌无形虛无自然太上无根冥寂玄通大智慧原、正一盟威太上无為大道、道中之道神 明 君、无上无初萬萬億億數无鞅數道德 諸 君丈人、太上道德君、道德丈人、无上 萬生 君、萬生丈人、无上 萬氣 君、萬氣丈人、无上 萬元 君、萬元丈人、无上 萬福 君、萬福丈人、瞑涬天神 諸 君丈人、新出老君、太清玄无上三天无極大道、无上丈人、太上三氣君、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太清君、太清丈人、太玄上一.君、太玄丈人、中 黃正一 君、中黃丈人、太 元 君、太元丈人、太始君、太始丈人、太初君、太初丈人、太素君、太素丈人、太虛君、太虛丈人、太一君、太一丈人、太儀君、太儀丈人、太 平 君、太平丈人、太淵君、太淵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 都 君、九老丈人、玉 曆 君、玉曆丈人、九氣君、九氣丈人等,百千萬億億萬萬數无鞅數萬重道氣丈人、千二百官君、千二百官丈人、太清玉陛下、太上玉真君、玉真丈人、五仙君、五仙丈人、九靈君、九靈丈人、太清十二真君、十二真君丈人、二十四神君、二十四神君丈人、太清三十六真君、三十六真君丈人、五氣君、五氣丈人、陰 陽生氣 君、生氣丈人、上上太一君、太一丈人、皇天太上帝、皇天太上丈人、无極太上 元 君、太上 元 君丈人、太一君、太一丈人、神寶君、神寶丈人、真寶君、真寶丈人、天寶君、天寶丈人、靈寶君、靈寶丈人、 元神 君、元神丈人, 元真 君、元真丈人、 元靈 君、元靈丈人、皇老君、皇老丈人、南極君、南極丈人、 黃神老 君、黃神丈人、 黃老 君、黃老丈人、太 和 君、太和丈人、太上皇真道君、 諸 君丈人、上 古天師 君、天師丈人、三 師 君、三師丈人、萬道父母、萬德父母、天地父母、神仙所出,神仙所聚,東王公、西王母、日君、月夫人、五星君、五星皇妃、璇璣玉衡九星真君、眾仙真人、聖父聖母、神仙玉女、上方彌羅此天无極世界一切神靈。乞恩謝如上法。
  畢,叩頭自搏,各三百二十過止。謝上方畢,次左行,向束北日官三拜,長跪言:臣某今歸命日君夫人、日中皇華洞明太光童子、丹霞玉女、日中諸神仙,乞丐原臣受生所行罪負,上觸天光,生死殃對,並蒙赦除,身得光明,與日同景,長享无極,受福自然。
  畢,叩頭自搏,各三十過止。謝日宮畢,次起左行,向西南月宮七拜,長跪言:臣某今歸命月君夫人、石景水母、圓光童子、散輝玉女、月宮諸神仙,乞丐原臣受生所行罪負,上觸天光,生死殃對,並蒙原除,身得光明,與月同景,長享元極,受福自然。


  畢,叩頭自搏,各七十過止。謝月宮畢,次左行,向北九拜,長跪言: 臣某今歸命諸天星宿、璇璣玉衡、七星北斗、九星三台、五星夫人、二十八宿、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星中大神、星中真皇、夫人靈妃、神仙玉女,乞丐原臣受生所行罪負,上觸天光,生死殃對,並蒙原除,身得光明,與星宿同景,長享元極,受福自然。
  畢,叩頭自搏,各三百六十過止。謝星宮畢,次左行,向東嶽再拜,長跪言:臣某今歸命東嶽泰山青帝大神、飛仙真人神仙、諸靈官、名山大澤一切神靈,乞丐原臣受生以來所行罪負,上觸東嶽名山大神,元惡之罪,並蒙赦宥,削除罪簡,名上仙錄,得與大神交友自然。
  畢,叩自搏,各二十過止。次向南方再拜,長跪言: 臣某今歸命南嶽衡山赤帝大神、飛仙真人、神仙諸靈官、名山大澤一切神靈。乞丐謝如東嶽法。


  次向西南再拜,長跪言:臣某今歸命中嶽嵩山黃帝大神、飛仙真人神仙、諸靈官、名山大澤一切神靈。乞丐謝如東嶽法。


  次向西再拜,長跪言: 臣某今歸命西嶽華山白帝大神、飛仙真人神仙、諸靈官、名山大澤一切神靈。乞丐謝如束嶽法。

  次向北再拜,長跪言: 臣某今歸命北嶽恒山黑帝大神,飛仙真人、神仙諸靈官、名山大澤一切神靈。乞丐謝如東嶽法。 
  謝五嶽畢,次左行,向北方十二拜,謝水官言:臣某今歸命扶桑大帝暘谷神王、洞源洞淵清泠大神、三河四海九江水帝、十二淮濟河伯河侯、河中二千石、清河夫人、水府神仙、一切諸靈官,乞丐原臣前生以來,至于今日所行罪負,无數愆目,觸犯水官元惡之罪,乞見原赦,今日燒香首謝大神,歸命歸身,乞得生活,免諸罪根,削除水簡緣對,上名生錄神仙簿中,長享无極,與道合真。
  畢,叩頭自搏,各二百八十過止。謝水官畢,次向北三拜,謝三寶神經,長跪言:臣某今歸命太上无極大道至真无上三十六部尊經、三寶靈文、神仙圖籙符章、自然天書、金書玉字,侍經玉童玉女、三部威神,乞丐謝如東嶽法。
  畢,叩自搏,各三百六十過止。 
  齋竟言功法,眾官一時東向長跪,叩齒二十四通,稱所受官如具,稽首再拜,上啟:太上无極大道、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太上丈人、无上玄老、十方无極 大道、道德眾聖天尊、至真太帝、天帝、天 師 君、靈寶監齋大法師。臣等素自凡愚,不以穢賤,好道樂仙,謬受法任,得騰景九玄,志竭愚短,自效毛髮,共相携率。以今月如干日某時,於某郡縣鄉里中,建立齋直,燒香誦經,思神念真,如干日夜,某時行道,請謝修行。事竟,所啟上清三洞飛仙、天仙、地仙、五方天兵騎乘,及侍經侍香玉童玉女、靈寶官屬、監齋眾真、五嶽四瀆四方監察真官靈仙,謁還真宮,進品上仙,加爵帝秩,隨品署真,當如太真之儀。令臣等求道得道,求仙得仙。令臣等分形變化,七十四方,三元下降,降致綠軿,飛行上清,騰景九天,日月同暉,三寶齊輪。惟蒙至聖,監映丹情,臣等學法未備,俯仰之格齋法難精,不合儀式,進止犯科,為四司所糾,五帝所執,千愆萬罪,乞蒙赦貰。哀原未悟,不見罪罰。臣等身中五體真官,隨功上詣玄都,受秩事竟,還臣等身,與臣同升,飛行太空,謹上啟聞,伏須告報,臣等誠惶誠恐,稽首再拜。
  謝畢,左行還西,向東三上香,呪曰:香官使者、左右 龍虎 君、捧香驛龍騎吏,當令臣靜室齋堂,生自然金液,丹精百靈,芝英交會,在此香火前。令臣得道,遂獲神仙,舉家蒙福,上下受恩,十方玉童玉女,侍衛香煙,傳臣所啟,徑御无極太上大道前。 
  天尊言:其三元品誠謝罪上法,三元宮中隱存形神,精思罪根,修仙上道,學士一歲三過行之。行之當令心丹意盡,神形同苦,无有息倦,感徹諸天,三元削罪於黑簿,北帝落死而上生,三官保舉於學功,太玄記錄於上仙。夫求道者,非苦不徹,非丹不感,非勤不獲,非功不得,非志不克,非心不成也。當使形勞於始,神懽於終,終得无為,克入自然。罪滓之人,貪翫珍寶,見世之懽,一時之榮,豈知有終,終歸於苦,塗炭三宮,長淪萬劫,何時得還。故賢愚各尚,志業不同。愚者貴始,賢者重終。愚智相殊,豈可言哉。
  天尊言:夫為學者,身經三元上吉之日,香湯自鍊,沐浴五神,則氣澄形正,神爽結真,體不受穢,氣不受塵,三關清虛,萬邪不干,三部八景,洞明身中。服御導引,五府生薰,內外充溢,悉得成仙。上士飛騰,駕景乘雲,中士隱化,坐在立亡,下士滅度,轉輪聖王,滅而不絕,終得神仙。其法高妙,微難可勝,今以相告,勤為用心。道君稽首,伏受要言。
  天尊言:夫為積學未得道者,皆由己身負其宿對,三官所舉,九府所執,百二十曹左右考官文書考逮,惡根不滅,邪魔侵伐,致五神爭競,身犯不覺,罪穢日生,神真飛越,雖見眾法,而罪根不釋,徒為勞心,至死无獲。今三元大慶,開生吉日,諸天迴駕,眾聖同集,推校生死功過錄籍,道法普慈,愛民育物,見其罪者名入死目,終劫相牽,永无解脫,學而无益,甚可痛焉。今開紫陽玉笈,出三元品誠謝過上法,以度學者,成其功德,宣告天科各條。學士未得道者,功過多少,咸使有心,承受大法,落滅罪簿,上名仙錄。於今更始,普告諸天,无高无下,无深无遠,无大无小,无窮无極,无幽无隱,无音无響,冥寂玄通,大智慧原,三宮九府,百二十曹,一切神靈,莫不承奉。於是諸天大聖眾、无極尊神、太上道君,一時長立,舉手告眾,彈指稱善。是時天尊開大宥之恩,諸天男女始學者,莫不恭奉修行大法,皆即受度,身得神仙,白日登虛,上升帝宮。其有善心信向之人,敬而奉之,皆得開度,轉輪生死,不經地役,功成德滿,並得仙道,位齊飛天,遊乎十方也。
  天尊言:夫以三元上吉之日,修行三元品誠謝罪之法,則三官九府右別錄籍,五帝保舉,列名諸天,眾真懽喜,萬神開宥,宿對披散,罪根普解,三會感徹,三宮九府百二十曹考逮,削落黑簡,斷絕宿根,勒名左契青錄之中,萬靈侍護,三界司迎,妖魔降伏,千灾不干,道真自生,克得神仙。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聖帝君在儒家尊稱為關聖爺外,讀書人尊關公與文昌、朱衣、魁星、呂仙合稱為「五文昌帝君」。 也有尊關聖爺為「文衡聖帝」,或稱「山西夫子」,或尊他為亞聖或亞賢。


世人稱讚帝君說:「山東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看春秋」。佛教以其忠義足可護法,並傳說他曾顯聖玉泉山,皈依佛門。因此,尊他為護法伽藍神、蓋天古佛


至於道教中,由於歷代封號不同,有協天大帝、翔漢天神、三界伏魔大帝,民間則俗稱恩主公。關公不但被佛、儒、道三家稱為神,更被歷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多,由「候」加封至「聖」。


  漢後主(260年)追諡關公為「壯繆侯」;


  北宋徽宗崇甯元年(1102年)追封關公為「忠惠公」;


  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進封關公為「崇寧真君」;


  大觀二年(1108年)複封關公為「武安王」;


  宣和五年(1123年)再封關公為「義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關公為「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宗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封關公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封關公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太祖朱元璋明令拜關公,並於洪武廿七年敕建南京關公廟;


  明憲宗敕令重建關公廟;


  明神宗萬曆十年(1528年)封關公為「協天護國忠義帝」;


後敕賜解州關帝廟為「英烈廟」; 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4)加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關聖帝 君」又敕令京都正陽關帝廟為關公金身加衣飾,任陸秀夫、張世傑為關公左右丞相,岳飛為元帥,尉遲恭為伽藍, 封關公 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關公長子關平為竭忠王,次子關興為顯忠王,周倉為威靈惠勇公;


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雍正元年,加封「靈佑」;


  清康熙時封「伏魔大帝」;


  1703年康熙親臨關公故鄉解州拜靈題匾;


  清乾隆五十三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關公曾祖父為「光昭      公」, 祖父為「裕昌公」,父親為「成忠公」。


  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年)前後、清高宗、清宣宗、清文宗多有加封題字匾,道光八年,加封「威顯」二字,咸豐年間,再加封「精誠」二字,旋又加上「綏靖」二字,亞禦書「萬世人極」匾額,同治加封「翊贊」二字,光緒加封「宣德」二字。直至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年),關公全部長達26字封號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據史書記載,關羽十七歲結婚,十八歲生兒子關平。二十九歲時,因當地鹽商欺壓百姓,被關羽鋌身赴險殺死,出逃到河北涿州,結識張飛,再遇劉備,三人恩若兄弟,金蘭結盟,從而跟隨劉備,為匡複漢室南征北戰,四十歲時被封為壽亭侯,四十九歲封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五十四歲封為董督荊州事。五十九歲西元 219 年時,在湖北當陽舍生壯別人世。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呂祖消災增福良方




詩曰: 
古人留下舊醫方,明目清心大補湯。 世人用我諸般藥,萬禍千災化吉祥。 
良藥十八味:孝順(十分),陰騭(全用),恩惠(隨施),慎言(一味),仔細(十分),忠直(一塊),安分(隨用),戒淫(去心),仁義(廣用),老實(一個),好心(一片),小心(一點),戒賭(洗凈),信行(全用),和氣(一個),方便(多少不拘),熱腸(一條),忍耐(百個)  
此藥用心細研,用波羅密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服一百單八顆,引用益友三個,平心湯徐徐溫服。切忌笑裏刀、暗中箭、平地風波。此方出在化人府,勸人縣,靈山會上,大藏經中,專治一切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敬天地、褻瀆神明、瞞心昧己、害眾成家、刁唆訐訟、利己損人、謊說是非,妒人親近、逞兇橫行、欺貧重富、姦盜邪淫等症。依方修治,無不應驗,真良方也。 
有詩證曰:
方子由 君請,藥材急急尋。 見方不服藥,病從何日輕?兒孫勝如我,要錢作什麼?兒孫不如我,要錢作什麼? 凡人在顛沛患難之中,用言解釋,上資祖考,下蔭兒孫。 推人與扶人,皆是一般手;讚人與陷人,皆是一般口。寧使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人若依此語,生子增福壽;人若依此方,前程永固久。
有詩證曰: 
父母垂訓重,朝廷法更嚴。 聖言千萬卷,第一忍為先。
有過當改悔,逢仇莫結冤。 心中無愧事,頭上有青天。
為人不必苦貪財——看你福, 貪得財來天降災——不如無。
若是有錢人不在——誰受用?不如人在少貪財——說的是。
勸君作福便無錢——有也無, 禍到頭來使萬千——無也有。 
欲要與君談善事——不得閒, 一朝身死臥黃泉——忙也去。
氣運迴圈歲月新——莫虛過, 邪非容易亂其真——最可怕。 
時時檢點身心事——尚有錯,哪有工夫說別人——管閒事!
世間萬事總由天——不容算,順理操持聽自然——有天理。
使盡機關心血悴——枉徒然, 到頭難帶一文錢——一場空! 
奉勸諸方善男信女,閱之者務祈謹遵教導,虔誠禮佛、恭敬神明、祭祀祖先。竭力致身,忠孝為本。夫綱常之至重也,和順夫妻,愛悌兄弟,信義朋友,顧攜宗族。男當外政公平正直;婦理內務勤儉柔和。處妯娌以忍讓勿辨親疏;育子女以嚴慈莫分嫡庶。寬待姬妾,恩恕仆從。扶濟貧困,循理鄉鄰。存心仁厚,治戒身心。心為身主,身為心用。一切善惡禍福,皆由自心造作。自心修善,令身安樂;自心作惡,令身危苦。心正成佛,心邪成魔。仙由心成,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建;福由心作,罪由心招。心地福田,規勉耕種,切勿自欺自誤。人能改惡修善,自然轉禍為福。今書此敘,普願眾省,切莫等閒視之。悟經治心,依方服藥,真如換骨金丹。幸勿負諄諄切望也。 
詩曰:
影響昭昭理可循,公平豈有禍相侵。
若言陰德如何種,舉事先存為眾心。
(以上心經良方,能寫一張送人者一功;能刊千張者,求子得子,求壽得壽。富貴功名如意而得,屢試屢驗。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的淵源-易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易》學和陰陽五行思想對道教的影響巨大。
 
  第一, 陰陽五行理論與道教教義
 
  戰國末期的方士鄒衍將陰陽學說合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形成了“五德終始”理論,並運用這種理論構造了方仙道的宇宙構成論、歷史觀、形解銷化之術及依附於鬼神之事的理論。先秦的方仙道乃是道教的前身,故而道教從其思想根源上講,早已與陰陽五行說有密切關聯。漢代的方仙道家們更是不斷的將陰陽五行學說運用到道教的教義之中,最明顯的體現是《太平經》的出現。《太平經》就是“以陰陽五行為家”的道教經典,陰陽五行說是《太平經》的主要理論基礎。認為:陰陽五行體現天道之理則,恒常 不變,人須絕對順從,不可失其道。“道無奇辭,一陰一陽,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 失其治者亂;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一陰一陽之理,遍于天地,為道 之用。事無大小,皆守道而行,故無兇。今日失道,即致大亂。故陽安即萬物自生,陰 安即萬物自成。陰陽之關係可互生互變,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得,道乃可行。其他如《老子想爾注》、《周易參同契》等,莫不與陰陽五行學說密切相關。


  第二, 陰陽五行說與道教神仙譜係
  陰陽五行的思想影響到道教的前身之——古代宗教,古人對崇祀之神賦予“陰陽”、“五行”的屬性,網路了神靈世界。這種思想被道教完全的保留了下來。如道教崇奉的東華帝君與西王母,亦稱木公、金母。《太平禦覽》卷六六八引《集仙箓》曰:“木公、金母者,二氣之祖宗,陰陽之原本,仙真之主宰,造化之元先,凝氣成真,與道合體”。又如真武大帝(或稱玄武大帝),在道教神仙體系中是職司北方的神(北方在五行中屬水)。道教的這種具有陰陽無形屬性的神還體現在身內神上。道教據“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神學思想,認為人體也是個小天地,天地間有的神靈在人體內都有對應的存在。天上有上帝及陰陽、五行之神,人體有“心君”及左陰右陽、五臟五行諸神,天神與人體內諸神的陰陽屬性相類相通。


  第三, 易學思想與道教的關係
  道教運用易學的思想和符號系統來說明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並通過這種變化來指導人體的修煉,以達到與自然的和諧同一;同時針對社會的治亂提出相應的變通之道。其中人體的修煉與易學思想(主要是漢代易學)結合的最為緊密,突出的表現體現在《周易參同契》中。《周易參同契》是流傳至今的道教丹鼎修煉最早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周易》揭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後世的內外丹經莫不以此經為認證的根本。
  從方術儀式來看,道教的符箓和內外丹術皆和《易》學密切相關。符箓是一種似字非字的圖形,道教認為它“可譴鬼役神”,“鎮魔壓邪”。道教依《易》造符箓,《道藏》中保存不少以卦命名的符箓。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上元始天尊說玉皇本願尊經




爾時 元始天尊在鬱羅蕭臺玉山上京。與五老上帝。三元大帝。十極高真。無鞅仙眾。說無上至真妙道。開悟天人乎見祥光萬道。充滿虛空。旋結成篆。絡繹可紀。時有慈悲度厄真人。即從座起。越班而出。稽首作禮。上白天尊曰。未審。今此玄苑以何因緣。特現金光妙篆。天尊凝神良 久。言曰。光嚴國內妙樂中土。嗣位儲君。以清靜心。發宏誓願。緣放神光。成斯妙篆。四真 再拜。稽首白天尊曰。光由願起。篆借光成。所發何願。請言其實。於是天尊即命上元捧硯五老。執筆仰睇雲篆。而述其願。 
一願萬二千天不相背害。 二願九萬億光琉璃燦爛。三願歷劫種親早登道果。四願所有眷緣福慧增添。五願東山碩儒賢聖文物。六願西域袈裟力地參禪。七願在在處處身住妙樂。八願世世生生無有淪毀。九願生吾國者不復女身。十願侍吾前者與吾同尊。十一願聞吾香者承恩受度。 十二願稱吾名者五逆不干。 十三願常睹慈顏不視邪色。十四願耳聞妙法諦聽真詮。十五願鼻觀寂靜常嗅妙香。 十六願舌無雜味恬淡太玄。十七願身無困憊久視常樂。十八願意不散亂守我三元。 十九願自修自證普度群品。 二十願人過人惡皆屬己愆。 二十一願怨我仇我時下消釋。 二十二願親我德我聽其自然。 二十三願卑者就下非洶非湧。 二十四願高者聳峙不騫不崩。 二十五願水陸禽蟲為麟為鳳。二十六願山川草木成桂成蘭。 二十七願因親及親同赴帝京。 二十八願從劫至劫不墮凡流。 二十九願忍辱仁柔堅固道體。三十願度人無量永證金身。三十一願玄座說法天人悅慶。三十二願讚詠洞章金仙雲從。 三十三願山林坡阪無復高下。三十四願四維八極至邇非遐。三十五願所有宮殿金玉成飾。 三十六願所經雲衢寶網交加。 三十七願鈞天妙樂隨光旋轉。 三十八願祥雲紫霧常護玉軒。三十九願玉樹鮮花珠寶蒨燦。四十願芝草綿負景秀丹田。四十一願火棗交梨密綴林樹。 四十二願仙丹妙寶羅列後前。 四十三願陰陽和合非寒非暖。四十四願華池頻浴何盈何淺。 四十五願所服裳衣無損無縫。 四十六願所食雲饌無欠無餘。 四十七願飛鳴應節皆中玄韻。四十八願龍戲麟盤祥舞天端。 四十九願慈光遍燭有求必應。五十願威德無極莫敢不從。 五十一願初證仙品各思踰舍。 五十二願願未登道勇往直前。 五十三願割愛學道為吾弟子。 五十四願行藥治病亦列仙班。五十五願敷揚神功恢宏正化。 五十六願捨己血肉永斷慳食。五十七願我願人願人願我願。 五十八願願亦非願非願亦願。
天尊即說偈曰。玉帝功德大。宏誓身如海。廣修無量劫。應證無上尊。十方悉皈依。仙佛神聖師。金童收雲錦。玉女納寶函。天龍常擁護。諸真不得聞。我為汝略說。大眾宜諦聽。
是時五老上帝。三元大帝。四大真人及諸仙眾。聞是偈已。各各歡喜。踴躍稽首。頂禮天尊。
奉辭而退。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道教法印的功用與文化價值




  法印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凡舉行齋蘸法會,修真護身,通靈達神,驅邪伏魔,煉度濟人等道教科儀與宗教活動中,都必須使用,故歷來為道教中人所推重。正如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先生所說:“道教法印權杖作為道法中十分重要的法物,施用于道教符錄齋蘸即護身通神,煉度濟人,消滅驅魔等道教科儀與宗教活動中,歷來為道教中人所認重。以法印來說,著名的道教聖地龍虎山和茅山,都以傳世法印為寶。龍虎山歷代天師所傳之印璽曰陽平治都功印;茅山歷代宗師所傳之印璽曰九老仙都印。” 
  如此重要的道教法物,長期以來卻缺乏研究,以至於一些著名學者遇到道教法印時也時常有誤,眾多道教研究專著中對這類問題也少有涉及,只是在屈指可數的幾篇論文中探討了道教的法印,但仍然缺乏全面、系統的研究,從而留下了道教研究領域中的一大空白。 
  可喜的是,剛剛邁進新世紀的 2001 年元月,即有了一部填補這一空白的著作,那就是由筆者統籌、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策劃、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育成編著的《道教法印令牌探奧》。在這部印刷精美、圖文並茂、多達三百六十餘頁的著作中,將歷史文獻的研究與實物考古、田野調查緊密有機的結合,以豐富翔實的文獻資料,第一次系統地整理、研究了道教法印、權杖的歷史沿革、宗教價值及社會影響,從而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價值,並揭開了道教法印與文物研究的新篇章。這裏,我們僅就道教法印的功用與文化價值而論。
一、道教法印的淵源與演變
  道教法印是歷代的高道祖師們因為宗教法事活動的需要,遵照道教信仰中三清諸神的名號、鬼神司府的稱謂及重要道經的內容,模仿人間社會中古代封建帝王玉璽和官府公印而刻造的各種印章,象徵著天界、地界、冥界中的神仙真靈的權力和威嚴。在道教看來,法印代表著三界神靈職司的威權,故行法用印猶人間行政施行必用宮印。南宋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執政者所持信也。《漢官儀》雲: 王侯曰璽,列侯至中二幹石曰章,其餘皆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時,人鬼各安其所,陰陽不雜其倫,故道之用,惟見於修真練本,以至輕舉飛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偽交馳,上下反復,於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達其忱,付降印篆以為信志。故用印之義,近同世格,亦道運因時損益者也。”《靈寶玉鑒》卷一亦曰:“法之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猶德禮之有政刑,以道之齊也。故章表奏申關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則各有師傳者,欲天地神祗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故法印不僅代表著神真的威嚴與神聖,亦是各個道派傳授有緒的信物。
  考察道教法印的淵源頗深,早在道教教團形成之前,秦漢的方士和巫師已經施用于治病、解厄、辟邪、通神、達靈等活動中,如“黃神越章之印”即是著名的一枚。後世稱這類印章為“方士印”,亦印“道家印”。據《古印箋》記載,秦漢時期方士使用印章之風極為盛行,其腰間多佩有“黃神越章”、“天帝使者”等印;並引《史記·孝武本紀》、《封禪書》為證,統稱為“方士印”。如《孝武本紀》載欒大進見武帝,武帝拜其為五利將軍,“得四金印,佩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天道將軍印。”這就表明武帝授予欒大權印,承認其溝通天地鬼神的權力和地位,即文中所說“為天子道天神也”。這件事對當時宗教界影響甚大,正如文中所說:“大見數月,佩六印,貴振天下,而海上燕齊之間,莫不扼腕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 ”由此而來,最早的宗教法印便產生了。 
  這類法印多為銅質,有龜鈕、瓦鈕、鼻鈕、獸鈕、環鈕、羊鈕或蛙鈕。另外,還有泥質印 ( 封泥 ) ,為民間厭勝之物,屬於“厭勝印”,亦名之為“辟邪印”。晉葛洪《抱樸子內篇·登陟》說:“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禍福者,以印印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秦漢泥印中有“龍蛇辟邪”文者,即厭勝印。傳世的尚有“黃神之印”、“黃神越章天帝神之印”、“天帝之印”、“天帝使者”、“天帝神師”、“天帝使通天”、“天帝殺鬼之印”、“天皇上帝之印”、“高皇上帝之印”、“皇天上帝制萬神章”、“天乙北辰章”、“天符地節之印”、“郭北十亭天嚴煞鬼章”等。從以上所述可知,漢代當是道教法印的初創時期。
  至東漢道教成立,即沿襲了秦漢方士的這一傳統,創制道教的印章,史載天師道祖師張陵即鐫有“陽平治都功印”,後被張氏子孫世代沿用至今,成為道教正一派最重要的法器。在一些有關道教的古文獻中,明確指出太平道、天師道都曾使用黃神越章之印施法宣教。其後,這種法印的印文隨其時代的變遷而有變化,且可分為“黃神”、“越章”兩印,在施行道法時使用。從漢唐到宋明,黃神越章之印被道士們廣泛使用,成為延用千餘年之久的古印。 
  凡此類印章,在道書中一般統稱為“法印”。如《金鎖流珠引》卷二六中謂法印共分三等,天仙道士得二十四印,神仙道士得十五印,考召道士得十二印。並謂太上老君告天帝君曰:“夫大道符印給有三等道士,天仙道士號天官,主通天上三十六宮;一宮有二十四曹,故居二十四印,以判二十四曹君官司吏也。”“天仙道士行上清玉皇之印,次即元始之印,是常行用者。神仙道士行太上玉京之印,次即飛天九野之印。考召道士行太上老君印,次行三天太上之印。”
  可見唐時已出現了一大批法印,重要的有“上清玉皇之印”、“元始之印”、“太上玉京之印”、“飛天九野之印”、“太上老君印”、“三天太上之印”等,其功用亦有所區別,如“太上老君印”,即“三字印也,主三元天地水三宮,授此印驅役收捕不義之鬼,不正之神,邪精妖氣不伏,自作妖氣崇人,以此印印符檄及書檄禁斷之,如不肯伏,符印檄而奏書而斬之。”“三天太上之印”,“六字印也,主六甲。此是考召道士有功于人神龍鬼,即合行印、傳法印、牒印、佩板及上清五法用之,亦行大文牒,牒上天曹,即合用此符。如單行小小考召文牒帖、大符檄等,用太上印也。”
  並講述了“使印令驗法”:“躡地紀三遍,散為禹步,三步九跡,配衣轉天關。把印隨星印符上,祝曰: 天靈靈,地靈靈,神印一下,百鬼潛形,急急如律令。印畢,便封符,符上又印。即如此作法,行之大驗矣。如行之得三五年後,自通神去永,更不用步綱配衣也。”從而廣泛地運用於各種宗教活動之中,正如該書中所言“以用印符引並檄禁文書行用,又傳法錄印佩板等,行用不絕,過於公中之官印。”
  隨著道教空前的興盛,隋唐時期道教法印的發展顯現出一派豐富多彩的景象。首先,是木質法印的出現並日益推廣使用。《隋書·經籍志》中講述隋代道教法印時說:“又以木為印,刻星辰日月於其上,吸氣執之,以印疾病,多有愈者。”這是官修正史中第一次記錄道教木質法印,它的問世為道教法印的發展奠定了物質材料基礎,便於一般道觀或道士製作法印,給法印在更大範圍內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性。
  延至宋代,石質的法印也開始出現。《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八載“造印式”曰:“凡造印,於甲子、庚甲,面向東南,以辰巳二時,於淨密室中,先焚香默祈,求所事,取神霄真氣吹入木中,然後命工一時刻成,勿令繼續。以清玉石或赤棗心,依法祭之。”正是基於印材的多樣化,道教法印印文的字體亦日益奇異玄妙,出現了許多符類、雲篆類的法印,使道教法印的神秘性、神聖性得到了極度的發揮和宣染,從而與漢晉之法印有著十分鮮明的區別。
  宋元之際的道教分為金丹派與符錄派兩大門庭,其中金丹派以張紫陽的南宗和王重陽是的北宗為核心,符錄派在漢唐傳統符錄派 ( 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 ) 的基礎上,又新分化衍生出許多新的流派,重要的有北帝派、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淨明派等,此外尚有許多分支傍流,所謂“七十二家符法”,可見道教符錄諸宗的興旺發達。
  各宗符錄派別雖其法術簡繁精粗有所不同,但多推重法印的功用與神威,如上清派、靈寶派、北帝派、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淨明派、天心派等,都有自己的法印。並出現了一大批以以道教尊神名號為印文的法印,如“九老仙都印”、“雷火大將印”、“三天內諱印”、“天蓬印”、“六丁玉女印”、“都天大法主印”、“九老帝君印”、“那延天女印”、“九天玄女印”、“三皇印”、“帝君印”、“太微帝君印”、“天帝神印”、“北極大將軍印”、“太玄天帝神印”、“真武印”、“道君玉印”、“天寶君印”、“玉清通章印”、“黃神印”、“越章印”、“大魁總監印”、“北帝豐都召鬼神印”、“北極監殺神印”、“五帝大魔印”。
  此外,由於道教神系的進一步完善,各個神司的功能也十分明確,故產生了一批以神司命名的法印,如“黃錄院印”、“五雷使院印”、“雷霆都司印”、“元應太皇府印”、“元景丹天府印”、“元和遷教府印”、“元照靈虛府印”、“提舉城隍司印”、“靈寶大法司印”、“煉度司印”、“太玄都省印”、“北極驅邪院印”、“上清天樞院印”、“南昌受煉司印”等,顯示了道教法印在這個時期發展的更為成熟。
  宋元的道書有著大量的關於法印的記載。如《上清靈寶大法》、《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靈寶六丁秘法》、《無上黃錄大齋立成儀》、《太上靈寶淨明法式印》、《靈寶淨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靈寶玉鑒》、《鬼穀子天髓靈文》、《道法會元》、《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經》、《上清六甲祈禱秘法》、《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太上赤文洞神三錄》、《高上大洞文昌司錄紫陽寶錄》、《黃帝太一八門入式秘訣》、《上清北極天心正法》、《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三皇內文遺秘》、《太極祭煉內法》、《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太清玉司左院秘要上法》、《太上說朝天謝雷真經》、《三皇內秘文》、《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太了通玄靈印經》、《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等道經中,即載有數百種道教法印,並對法印的功能、用途、名稱、使用方法、製作材料、製作方法及來龍去脈,做了或詳或略的闡述,這就為我們研究道教法印的源流、功用及宗教、神學、文化的價值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這種對法印崇拜及推重的傳統至今仍存。據當代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傳授的“萬法宗壇”錄上所載,凡給付升職弟子的道教法器中應有“印令旗劍”,其中法印共有八枚: (1) 元始一氣萬神雷司印 (2) 道經師寶印 (3) 雷霆都司印 (4) 鬥母心印章 (5) 北帝地司印 (6) 靈寶大法師印 (7) 檄召萬神印 (8) 先天無極都雷府額印。
二、 道教法印的功用與價值
  在道教看來,法印代表著三界神靈職司的威權。故其用途十分廣泛,凡通神達靈、驅鬼辟邪、呼風運雷、煉丹修真、上章奏表、書符制錄皆需依式用印。當然,不同的場所當用不同的法印,正如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所說:“正一法錄用九老仙都印,洞玄法錄用通章印。”“凡一切申奏符檄帖牒,則用靈寶大法司印;若拜章止用通章印,如急切奏告用黃神越章印,外此則召魂等事用神虎印;凡設醮修齋、禱雨祈晴、召神攝鬼、治病考崇、拔亡救存、二十七品之齋、四十二等之醮,應世間行持之用,盡靈寶章奏之事,止用前四印,無有不可;若受天心而行北斗醮,自從本法合用驅邪院印;既進品洞玄而行北斗醮,通用靈寶大法司印,其理盡之矣。” 
  都天大雷火印又如神霄派所傳雷寶法印,亦各有功用。《道法會元》卷五六曰:“雷部有六符寶印,始自元始上帝付授,次以五嶽五君丈人。其印皆玉為之,或號玉樞。自後黃帝、雷公、風後等嗣法佩印,隨身登天。”“六印者,內五雷使印非上元一品仙官不可用之。次曰紫光丹天印,得此印者佩服年深,可以坐召雷神,移山竭海,驅龍致雨,蓋有隱形,凡有飛空走地猛惡鬼神,但以此印印貼其所,自然消滅,應起龍行雨,用印印符牒,然不可妄用,神哉其印也。次曰雷光火文之印,得遇此印者,可以役使五雷,誅斬惡孽,興雲致雨,降伏水怪,若修真煉丹之士得遇此印,安之壇場,鬼怪見之,紅光萬丈,火焰亙天,不能為盜,佩入軍陣,白刃不能傷形,符牒亦用此印印之。昔茅君佩用,位至東嶽上卿司命,升天後遺印文在世。次曰玉晨洞靈之印,又名鬥魁印,昔茅君曾佩之。得遇此寶印,可以照斬蛟蜃妖龍,召雷致雨,刻應依時,無不驗也。應祈睛降雪、傳度行道,並用此印之;或發奏申文狀及關答符牒,即時上達。凡佩此印,經到州具,城隍祠典悉來奉迎。” 
  不同的法印在規格上有所區別。就早期道教法印而言,主要是用繩系於身上或腰間,故印章形體較小,印徑一般均在三公分以下,以方便攜帶。但自隋唐時期開始,大部分印章多是放置在印盒或印袋裏,故印徑大多都在五、六公分以上,甚至有八公分、十公分、十二公分的。如《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六曰:“印方面二寸一分,厚七分,用靈地神桃向南枝。”《道法會元》卷一五六曰:“ ( 印 ) 各方二寸五分,取神木以甲子日造。”《道法會元》一七一《太玄神篆》曰:“天蓬印,方二寸五分,用神木刻印。”
  在製作法印方面,道教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從材質的選擇,製作的時間,法印的規格尺寸,到祭印、封印的儀式等,道書中都有著較為詳細的記述。如《道法會元》卷210曰:“凡印當以楓棗木為之,不用桃辛雷擊之木,恐有殺氣。”《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六曰:“以丙丁日取木,火日命工開成,埋于居靖東南隅,深入地七寸,日用香一樁,焚于印地上,三禮,無祝言而退,至第七日取出,以流水洗去土,用香浴。訖以真丹真齒,置丹黃錦囊巾。劄于肘後,至丁日丁時面丁方,丁步火鈴罡,存見玉女真形六人。”再誦咒數遍,取氣呵印,引上官正氣布印上,即成。
  《道法會元》卷一五六曰:“取神木以甲子日造,庚申日祭,常以丹砂篆,盛以絳紗。”又詳述制印、祭印、開印、行印、下印、入印諸法。其制印法曰:“用雷擊棗木,揀甲子日,夏用丙午日,一日造成,不可經宿。”其開印咒曰:“天印靈靈,天蓬元帥赦行,驅邪法主監印,天丁力士捧行,邪道聞之腦裂,病人見則安寧,兇惡為禍者滅,慈善為福者生,急急如律令。”
  開印後還須祭印:“以朱傳文具狀,奏申合屬去處照會,擇甲子、庚申、三元、八節夜子時,或五月五日、夏丙午日,備香茶酒果,向鬥下安印,用奏狀獻狀各三封,存唐、葛、週三大將軍、天醫治病功曹使者,再拜上香具位,祝曰: 臣姓某虔誠上啟中天北斗九皇尊帝、天丁力士、三真君、功曹使者、鬥中聖眾。臣草芥微生,樗櫟朽質,冒參上法,受庇玄穹,於某年月日投某人門下,拜受北極天蓬正法,自佩受以來,朝修不常,動違天憲,南宮無紀善之名,北府有糾非之字。登壇受法之際,對師有約,誓當佐天行化,助國救民,依法命工刊造法印。茲遇吉辰,虔修蘸祭,伏乞上真流降真氣,下入印中,令臣佩奉,宣宏道法,所指如心,驅邪治病,獲遂通靈。下副臣修持之願。臣謹誠惶誠恐,稽首頓首再拜,謹言。祭訖,焚獻狀錢馬貢上鬥真元帥、大仙神將、監印天丁等神。” 
  在使用印治病驅邪時,先誦行印咒:“幹象天靈,坤以運載,不得違時,周而復始。天丁受吾神印,六甲衛吾身形,何神不從,何鬼敢當。吾印指天天傾,指地地裂,指人人長生,指鬼鬼絕滅,指山山崩,指水水竭,指云云舒,指木木折,指風風停,指雨雨歇,帝君授吾神印化攝,汝等有違吾令,四肢伏折,急急如天帝律令敕。”再誦下印咒:“三五堂堂,日月為光,陰陽交會,四時中央,神印一下,萬鬼滅亡,急急如律令。”最後誦入印咒:“天丁力士入天印,猛烈邪魔化作塵。急急如天帝律令敕。”再取罡氣封之,使萬邪不能干犯。 
  《道法會元》一七一《太玄神篆》曰:“天蓬印,方二寸五分,用神木刻印,於甲子祭,當庚申也。陽精封篆,盛以絳囊。右天蓬祖師印,印天蓬牒符篆。”所謂“神木”,是指“楓、柏、棗木經雷震者”。《黃帝太一八門逆順生死訣》亦曰:“夫造印用雷震棗木,安水中試之動者是真,于甲子刻成後,于玉女前念咒一百遍,後帶之。次右手執於香上,念咒。此乃九天玄女使六丁之印,不得令外人見之,切忌。若行法常帶印,一生無患,招財利市。”《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八曰:“右印 ( 玉清通章印 ) 以棗木或金為之,丹砂塗砂使之。”《三皇內文遺秘》亦曰:“太清黃神越章秘印,用雷震棗木心,於五月五日或春甲子日或夏丙午日刻之。凡受持印者,以甲于日入定時,淨室,安置印,以煎餅、柏湯、鹽鼓為三盞,供獻,再拜上香,今日小兆臣某上白道君皇天、太一使者,某今佩持寶印,願內無疾病,外斷諸襖,救護天人,除精卻惡,所求自然,與道合同,上香三啟,再拜奏還。”
  在製作法印時,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從材質的選擇,製作的時間,到祭印、封印的儀式等,道書中都有著較為詳細的記述。一般而言,造印應用桃木、棗木、雷震木、檀木、楓、柏等材料,這顯然與我國古代對桃木的崇拜與雷神的信仰有關,在古人的眼中,桃木是有辟邪驅鬼的作用,而雷劈之物如樹木、石斧等皆具強大的神力,故道士多用以製作法器。至於選擇吉日、清齋祭印等宗教行為,目的都是為了增強法印的神聖性。因為在道教的觀念中,法印是與三界的神靈直接相連的,它的製作使用都牽涉到神真,所以不可輕舉亂動。必須通過莊嚴聖潔的祭禮活動,以請神真之氣入印,並表示對神的敬仰和尊重。
  《道法會元》卷 156 曰:“ ( 印 ) 各方二寸五分,取神木以甲子日造,庚申日祭,常以丹砂篆,盛以絳紗。”又詳述制印、祭印、開印、行印、下印、入印諸法。其制印法曰:“用雷擊棗木,揀甲子日,夏用丙午日,一日造成,不可經宿。”其開印咒曰:“天印靈靈,天蓬元帥赦行,驅邪法主監印,天丁力士捧行,邪道聞之腦裂,病人見則安寧,兇惡為禍者滅,慈善為福者生,急急如律令。”
開印後還須祭印。《上清靈寶大法》卷 27 曰:“印券乃三天靈章,高真符契,動有玉女待衛,用則有靈官典禁事隨印用,不可超越。凡祭印之法,用棗湯淨茶各十二分,明燈十二盞,錢馬各十二分,布列於天門之下,至星宿朗時,法師具衣冠,精心上香,雙手掐中指中,取十方氣吹身,變神為靈寶天尊,頂碧玉七晨交泰冠,青羽飛雲之衣,朱履絳裙,佩靈寶三境神劍,負五色圓象,丁立面南,步八封,朝天罡,回身面天門禮,三拜興身,默奏上帝。言所傳法印幾顆,今擇某日依法蘸祭,伏望三尊俯垂洞鑒,特降玄元始三氣,流布于印璽之中,敕命金童玉女各二十四人,以為待衛。令臣用印通靈,隨所感應,十方至聖,皆為證明。具啟奏畢,再三禮,吸天門三氣,吹于印上中。次長跪,將印逐顆雙手大煞文,捧上額上,敕文。”
  用印治病驅邪時,先誦行印咒:“幹象天靈,坤以運載,不得違時,周而復始。天丁受吾神印,六甲衛吾身形,何神不從,何鬼敢當。吾印指天天傾,指地地裂,指人人長生,指鬼鬼絕滅,指山山崩,指水水竭,指云云舒,指木木折,指風風停,指雨雨歇,帝君授吾神印化攝,汝等有違吾令,四肢伏折,急急如天帝律令敕。”
  再誦下印咒:“三五堂堂,日月為光,陰陽交會,四時中央,神印一下,萬鬼滅亡,急急如律令。” 最後誦入印咒:“天下力士入天印,猛烈邪魔化作塵。急急如天帝律令敕。”再取罡氣封之,使萬邪不能干犯。 對於法印的保管存放,道士們也十分重視,往往配有專門的印盒或印囊,而皇家所賜之法印,保管之印盒則更為講究。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4 Wed 2010 02:27
  • 法印

 


 


 


三、道教法印的典型分析
這裏介紹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法印,以觀察道教法印的基本形態。
( 一 ) 北極驅邪院印 
  此兩方印系私人收藏。銅質,似為明代作品。 (1) 立把片鈕,印面方形,徑 5.3 公分,高 4 公分。 (2) 立把片鈕,印面方形,徑 5.3 公分,高 5 公分。道教重要法印,為諸派所重,廣泛運用。因傳授、流派之別,印文有殊,多達十餘種。據《道法會元》卷二六五所說:“紫微北極玉虛大帝,上統諾星,中禦萬法,下治豐都,乃諸天星宿之主也,北極驅邪院是其正掌也。”所謂“正掌”,即是說紫微大帝為北極驅邪院的主神。他主掌該院,考召三界鬼神,“居紫微垣中,為萬象宗師,眾星所拱,為萬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闕,下領豐都,起于龍漢元年,有北陰豐都六洞鬼兵神靈魔王,遊行人世,殺害生靈,莫能制禦,玉帝召北帝統率神將吏兵,演大魔黑律,行豐都九泉號令符,糾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驅蕩妖氛,救護黎庶,功成行滿,升入北極中天總極紫微大帝之位。”《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誡拔罪妙經》卷上曰:“紫微帝君考校大幹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上至諸天神仙升降之籍,星宿臨照國土分野興亡之薄,中至國主賢臣諸王太子一切眾生考限之期,下至色龍變化飛走萬類,改易身形,升沉年月,至於三塗之內,九府之中,罪對之名,年劫之限,其內合得生為人者,則當削名長夜之府,列字左宮之中;其內合為諸色邪魔鬼神之者,則當刻限右宮,書名黑簿,候其數滿,又複改形,隨其業力高下不同,受報名異。”這裏所說的“黑簿”,亦名“黑律”、“鬼律”。《上清骨髓靈文鬼律·序》曰:“鬼律者,天曹割判入驅邪院,北帝主而行之,玉格並行法儀式者,玉帝特賜驅邪院以掌判也。其要皆所以批斷鬼神罪犯,輔正驅邪,與民為福,為國禦災者焉。”由此可見北極驅邪院為紫微大帝主掌,權重威猛,深受道教諸派尊重。元妙宗《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二有《祭造法印式》講述其由來、製作、規格及使用法,可用雷震棗木,或金玉為之,方一寸八分,“召六丁六甲使者,結界守護,置訖以朱傅印面上,先聞奏上天,次申東嶽及關合屬去處照會,方得使用。”北宋天師張繼先曰:“有兩印,一系北極驅邪院印,又名都天統攝三界鬼神之印。二系都天大法主印。簡而不繁,留付奇人,留傳後世。”
( 二 ) 雷霆都司之印 
  此印系私人收藏。似為明代作品,銅質。直把方鈕。高 4 公分,印面方形,徑 5.3 公分。印背刻有“天師真人,授付法眾。”《道法會元》卷五七《上清玉府五雷大法玉樞靈文》載雷霆火師汪真君言:“五雷既明,當知雷府所部。既明所部,有請立應。且雷城在玉清真王府碧霄上梵氣中,去府二千三百里,城高八十一丈,乃玉清真王按治之所,卿師使相列職分司,主發生萬物,驅動海嶽,推遷四時,升降陰陽,錄善罰惡。中有五雷主者應時行令,以輔真王之化。且五雷使乃雷城之專司,統攝五雷,關申司分。凡風雨不時,亢時為虐,兵戈妄動,饑饉薦臻,皆由請命帝真,無不由玉樞而大布分野,兼領三司將吏,判治三界鬼神功過,以康黎庶……雷霆都司,乃北帝專司之所,列官分積,佐玉機之政。凡世間水潦旱魃,悉請玉樞院稟聽施行。至於雷霆斧鉞,慶賞刑罰,有條不紊,悉有司存,天心有雷,但不專耳。”則此印代表雷府雷霆都司的權威與命令,“申發文字,召都司將吏用之。”《道法會元》卷一二三曰,此印亦名“邵陽雷公法印”、“雷霆都司符璽”,“元始上帝付授三洞飛仙、五嶽丈人,其符璽皆玉為之。黃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風後二君得之,相繼仙去。許都仙得之,同吳猛、丁義統領邵陽雷公。”“祖師曰: 此印專為申奏而設,乃天門、雷門認識之私,其印方圓各有法則,印文乃雷霆都司之印,方圓厚闊各一寸一分。凡召雷部將吏及邵陽雷公,皆以此印符牒,謂之暗號,大有報應。昔邵陽將軍得遇六波天君密付此印,同雷部辛天君于海南授與陳泥丸真人,傳流至今。”
( 三 ) 雷霆都司北極驅邪印 
  此印系私人收藏。似為明代作品,銅質。直把,鈕有孔。總高 3 公分,印面方形,徑 7 公分。雷霆都司、北極驅邪本為兩枚法印,此印合而為一。印文上部為聯機的三星,當為道教崇拜的三台星。左側為“雷都霆師”,右側為“北極驅邪”,中部有“雷神”,雷神頭上有一“王”字,足下踏一“正”字,有象徵雷氣和雷的帶環的圓圈環繞。同類法印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有兩枚,印文稍異,唯“師”作“司”,“正”作“罡”。近年來四川地區陸續發現了一些與此相類的法印,如在阿壩茂縣羌族聚居區發現三枚羌族巫師使用的法印: 一為漢書陽刻九疊篆“雷霆都司北極驅邪”印,二為漢書陽刻九疊篆“佛法僧寶雷霆都司北極驅邪”印,其三即為符篆體“雷霆都司北極驅邪”印,中央有雷神,鈕為真武祖師坐像。這就說明道教法印中亦融入了佛教的因素,且為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接受、運用。
( 四 ) 靈寶大法司印
  此印系私人收藏。似為南宋作品,銅質符篆體。直把立鈕,總高 1  6 公分,印面方形,徑 7  8 公分,重 580 克。亦名“上清靈寶玉璽”。為多種道經收載,印式亦殊,可見其重要與用途之廣。《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七十曰:“靈寶印章,昔元始天王妙氣結成真篆,皆以碧玉為之,名曰金章玉璽。降於真靈之天,付於道君,後付于金闕帝君,金闕帝君授之天皇大帝,天皇大帝始授于軒轅。軒轅後遇玄中大法師、靜老天尊出世,各辨其文,各有品目,軒轅請問殷勤,故玄師教之有法,用之有式,故靈寶大法玄師主之也。自後代代設化,方方傳經,而不遇其人,印章多隱名山而不出,厥而神仙出世,遭值斯文,而天尊慈悲,付以印章,方傳後世。至學之者如遇之,則當保借,不可輕傳下世,以泄其章。”此印即為靈寶大法之首印,代表著靈寶道法的權威及命令。“可移符文貼牒,榜示三界,鬼神見之,為信符。”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指出:“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執政者所持信也。……故依本法,止用靈寶大法司印。今既進品洞玄,佩中盟錄,行靈寶法,則職位已重,除拜章外,上而奏牒,下而關申牒貼,行移告文符錄,三界十方之曹局,九州四海之冥司,九地重陰,洞天仙治,幽顯所隸,並用靈寶大法司印,實本職執法之信也。” 
( 五 ) 上清天樞院印
  此印系私人收藏。似為南宋作品,銅質符篆體法印。立把片鈕,印面方形,徑 5.3 公分,高 3 公分。所謂“上清天樞院”,道教謂其為天庭糾察之司,總領其府,稽考三界鬼神。《靈寶淨明天樞都司法院須知法文》曰:“天樞都司者,天門司院,上天喉舌之官,總領七十三司、七錄事司,謂之七十四司。稽考三界陰陽善惡文字,經法上下,無不關瞀。”《天樞院都司須知》曰:“天樞都錄系在世活人。管提舉簽書錄事七人,有曹椽七人,承受發放七錄事,管元會營兵一萬人,名天攝軍。”故此印權重威猛,為道教至寶。《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上指出:“夫上清天樞院印者,為上清三天門下進奏之司。凡于人世為民行法,申奏天曹關碟,中界下界鬼神之事,皆須此印。除天界上帝。可具狀奏,聞中界五嶽名山大川,下至豐都之神,不論高下,並用關牒。及佩之除邪,服之治病。有些印隨行天下,鬼神皆伏,所行之處,鬼神侍。右印闊一寸八分,長一寸九分。印文分六字,作二行疊篆。”紫微真人亦曰:“天樞院印管轄三界,總攝萬天天尊上帝。凡有宴游等符命敕、平章代判敕,下萬天三界,均召萬天天主,關聞神靈,同會玉京,擁駕護輦。凡使持符飛命,則使三元考召君、飛符聖帝,常使三官五嶽、十一耀、二十八宿、三元將軍、四聖天師、諸天天主、四府三君、十大天王、五方星斗,此乃是萬天都總之印。” ( 《道法會元》卷二五 ) 
( 六 ) 太極印
  又稱“天靈神寶之章”。出自江西龍虎山。據《道法會元》卷一一六記載: 此印為天師正一派所傳“太極都雷隱書大法”之重器,凡運煉太極雷法、持咒書符、役雷煞伐、驅邪鎮魔者,都必須持有太極之印,以通神達靈。其文曰:“仆昔遇度師于龍虎山之上,秀水之濱,得混沌太一之道,五雷制邪之文,總部局二十四,部分上中下三劫。每劫真言密語不下三百余,道符圖印式約二百余章,飛罡躡鬥,法印訣文一一具其品目者。”其後度師又出示一秘冊,“其間符印不出三十道,咒不出千言。”並告之曰:“若以至道言之,則幹元真一之數。幹者,陽也。丹陽真一之氣,始祖布化之初,彌羅凝結,渺漠難窮,或為軒為蓋,為闕為閣,故以三十六氣而為天也。天尚假三十六氣,為造化斡旋之地,況修真之士欲得長生不死,與天齊年,非得三十六氣之妙,豈能與道合真,而能驅雷役電者哉。”此印文即元始祖氣所化,乃三十六天氣運化之跡,故具有驅鬼辟邪、運雷役神的靈力。《道法會元》卷 118 曰:“太極之印,總召萬靈。又曰天靈神寶之章,元始祖氣,開度天人,飛符上謁,隨印沖升。” 
( 七 ) 天寶君印
  “天寶君”亦名“元始天尊”、“玉清大帝”,為道教中的最高尊神,居三寶君之首位。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中元始天尊列為第一中位,《隋書·經籍志》曰:“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天地淪壞,劫數終盡,而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聖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五方淨土,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注》卷上曰:“元者玄也,玄一不二,玄之又玄,為眾妙門。始者初也,元始稟玄一之道於元始之初,先天夫地為眾妙之宗,出生之始,故曰元姑。天者,一氣之最上;尊者,萬法之極深。當氤氳未聯之時,湛然獨立,天地憑之而處尊大者,故曰元始天尊。”《太上洞玄靈寶十號功德因緣妙經》曰:“我本師大聖元始天尊,虛無自然妙道化身,從不可名,言塵沙劫來,濟渡一切眾生,入無上道,或現無邊相,或現大身相,或現小身相,或變身入黍米之中,或開毛孔納無邊世界,或掌三千大世界,或雨露灑熱惱眾生,或作帝王制伏暴亂,或為賢佐匡乎有道,或有聖君受降為師,有如是功德,神通,妙相,莫能窮。歎而有十號: 讚揚總名。是故十號者,無上道,原始,太極,高皇,光明,玉帝,正法王,大慈父,仙真師,天尊。董思靖《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一曰:“天寶君乃大道之祖,故為大洞之尊神也。天者,以玄為義,取其自然,故以天名。寶者,至貴之稱。君者,至尊之號,謂之群生之所尊貴也。”華陽複《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上曰:“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氣凝結,至高曰天。上有主帝謂之帝,道居帝之前,故為元始。”此印收載《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七二。經曰:“右印乃元始上帝主教之印,可以鎮天地,運陰陽,斡旋造化,召役萬靈,如行持大法,當以此印鎮於冶所,萬聖欽崇,如朝元始之帝。印光萬丈,光爍群魔。亦可印符錄。此印于秦始皇時失之,後至漢代天師,以凡篆而用。” 
( 八 ) 道君玉印 
  “道君”即靈寶教主玉晨大道君。又稱“太上大道君”、“靈寶天尊”、“上清大帝”。陶弘景《真靈位圖》第二階中位即為“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雲笈七簽》卷三曰:“太上在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綠那王國,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于其國,鬱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元始乃與道君遊履十方,宣佈法緣,既畢,然後以法委付道君,則賜道君太上之號,道君即廣宣經錄,傳乎萬世。”《洞淵集》卷一說:“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複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無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氣,即師事元始天尊稱弟子焉,猶是老君察而師之矣。居上清禹餘天中,降金科寶錄三洞仙經付經師羅翹真人,傳教于萬國焉。”《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經法》卷一亦說:“玉晨大道君為靈寶教主,乃元始天尊之弟子,太微天帝之師也。受靈寶上品度人之道。”此印為靈寶天尊之象徵,威嚴權重,凡傳道受教、請命章奏可用之。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一說:“靈寶大法者,貫通三洞,總備萬法,是無上大羅天元始天尊所說,玉晨道君、五老上帝、高真上聖、妙行真人、十方神王、至真大神所授,後聖玄元金闕李真天帝降世,行教化度,凡間得而聞之。”《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七二曰:“右印乃道君主教之印,掌諸天至宿,三界鬼神,劫運之數,如行持當佩此印,變為靈寶天尊,亦可印符錄。”
( 九 ) 青玄救苦印 
  “青玄”,指青玄上帝,即太乙救苦天尊。據道經說,太乙救苦天尊為天界專門拯救墮入地獄之魂的大神,受苦難者只要祈禱或呼喊天尊之名,就能得到救助。《元始天尊濟度血湖真經》曰:“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二救苦天尊,昔在劫初發弘誓,化身如恒河沙數,物隨聲應,在天呼為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或居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五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奉元始天尊之金錄赦文,“宣告十界十方,三官九置,十二河源,九幽血湖地獄,赦拔罪魂,得辭長夜,睹見光明。”“天尊放百億端光,左手擎琉璃寶瓶,右手執空青羽枝,乘九頭獅馬金鏈翠葉之座,乘空而去,敕召九風破穢大神,洗皖太神,無義斷恩大神,正精火目大神,震雷鼓目大神全形複體大神,解冤釋對大神,清蕩血湖,破除厭穢,告下元始符,元皇曲赦,救度產死罪魂,時刻升遷。是時豐都北帝及諸鬼官,牛頭獄卒,威劍神王,三界大魔,九億鬼王,血湖大神,鹹遵效命,赦拔罪魂,九幽黑薄一時焚盡,血湖清蕩化為寶池,金檢鐵杖變成蓮華,飲血食穢化為甘露,一切罪魂,須悟本真,乘光超度,皆得生天,地獄冥官皆發善念,同乘慧力,證道成真。”此印象徵著救苦天尊的願力與神威,“乃上帝降付東極救苦天尊,度三界十方一切苦魂,如遇之,有百寶光明應,獄司睹此印光,皆踩放幽爽,徑生極樂,可印符錄。” 
( 十 ) 上清九老仙都印
  九老仙都君為道教重要尊神,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列于第四左位中,與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張陵同列,而為太清太上老君的輔臣。故以他名號所刻的法印為道教諸宗所重視,正一、上清、靈寶、三皇、神霄、淨明各派皆用之,但印文有別,現存七種。 (1) 收載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並有《九老仙都印說》,述其淵源、功用:“太清正一之道,乃玄元之後聖付正一天師,有拜章之儀,用九老仙都印者,乙太清同生八老尊,是太上為師,故弟子上聞于師,以九老仙都印自章首。 (2) 收載《道法會元》卷一八三,共有兩枚。其注謂乃正一派所傳,“今通用正一印文為主。”則此印主要為正一派、靈寶派所用。 (3) 收載《三皇內文遺秘》。 (4) 收載《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二五。 (5) 收載蔣叔輿《無上黃錄大齋立成儀》卷四三。 (6) 收載《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上。
以上簡略地論述了道教法印的功用與文化價值,以此求正於道教界大德及學界同仁,並望有助於推動對道教法印的研究。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4 Wed 2010 02:24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祖生平


尊天妃莆田林氏女也。始祖唐林披公。生子九。俱賢。當憲宗時。九人各授州史。號九牧林氏。曾祖保吉公。乃邵州史蘊公孫州牧公子也。五代周顯德中。為統軍兵馬使。時劉崇自之為北漢。周世宗命都檢點趙匡胤督戰于高平山。保吉與有功焉。棄官而歸隱于莆田之賢良港。子孚。承襲世勳。為福建總管。孚子惟愨。為都巡官。即妃父也。娶王氏。生男一。名洪毅。女六。妃其第六乳也。二人陰行善。樂施濟。敬祀觀音大士。父年四旬餘。每念一子單弱。朝夕焚香祝天。願得哲嗣為宗支慶。歲次已未夏六月望日。齋戒慶讚大士。當空禱拜日。

某夫婦兢自持。修德好施。非敢有妄求。惟冀上天鑒茲至誠。早賜佳兒。以光宗祧。是夜王氏夢大士告之曰。爾家世敦善行。上帝式佑乃出丸藥示之云。服此當得慈濟之貺。既寤。歆歆然如有所感。遂娠。二人私喜曰。天必惕我賢嗣矣。越次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方夕。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室中。晶輝奪目。異香氤氳不散。俄而王氏腹震。即誕妃於寢室。里鄰咸以為異。父母大失所望。然因其生奇。甚愛之。自始生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命名曰默。幼 而聰穎。不類諸女。甫八歲。從塾師訓讀。悉解文義。十歲餘。喜淨几焚香。誦經禮執。旦暮未嘗少懈。婉孌季女。儼然窈窕儀型。十三歲時。有老道士玄通者來其家。妃樂捨之,道士曰。若具性。應得渡入正果。乃授妃玄微秘法。妃受之。悉悟諸要典。十六歲。窺井得符。遂靈通變化。驅邪救世。屢顯神異。常駕雲飛渡大海。眾號曰通賢靈女。越十三載道成。別家人。到湄州嶼白日飛昇。昔宋雍熙四年丁亥秋九月重九日也。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道時,我很欣賞莊子的「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這文字載於莊子的「在宥篇」中。


  莊子的道,是無為之道,如物本是虛空的,萬事萬物皆有道,這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物未嘗有其死,所以長生者,不是一個人能,而是人人皆能,所以學道成就者,上為仙,下為王,仙是精,王是粗。 

  莊子的成就:
  宇宙原是幻化,莊子也是幻化,幻化對幻化,入於窈冥之門,天地同參,萬物皆是道。這就是合一也。

  莊子姓莊,名周,後世稱為莊周真人,一說為宋國的蒙邑人,也就在趙文王、齊宣王、梁惠王恃代,師法桑公子,隱居於抱犢山,服食大丹而昇天。有人說,他在世時,為官位至「太極韋編郎」。又有說,他師事涓子,為官「漆園吏」,著書三十三篇。


  莊子的另一傳說,係楚王之後,與孟子之時差不多,太上老君下降,授莊子無為之大道,莊子著有「南華經」及「逍遙經」等書。其道家的法派,就是「南華派」。
  莊子有一段韻事,記載於「今古奇觀」一書中,很有意思,大意如下: 

  有一天,莊子從墳墓區經過,見到一位白衣素服的婦人哭得很淒慘,哭聲不絕的傳了過來,令莊子聞之,亦甚感傷,同時那位白衣素服的婦人,手中持著扇子,又拼命的搧墳,這動作又令莊子感到詫異。

  莊子問:「墓中何人?」 

  「是敝先夫。」 
  「為何哭得如此淒慘?」 
  「先夫在世,與我恩愛異常。」白衣素服的婦人答。 

  「那夫人為何又搧墳?」莊子感到奇怪。 

  「先夫臨終時有言,祇要墳墓的土乾了,就准許我再改嫁他人,困而就持著扇子,拼命的搧墳。」


  莊子聞言,為之語塞,感嘆夫妻恩愛,也是明日黃花。在當時,莊子已是一位有道法的人,便施了一法,幫助了白衣素服的婦人,墳墓的士很快的乾枯,那位婦人深深的向莊子道謝,歡歡喜喜的便下山去改嫁。

  莊子回到家後,便一五一十的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美貌妻子。


  妻子聞言,便開口罵那婦人「無恥」。 

  同時責備莊子,怎可施法去幫助一個毫無廉恥的女人。

  「假如我死了呢!」莊子問。 

  「那我決不改嫁,我當守節守寡,從一而終。」 

  莊子不答,祗是嘆了一口氣而已。 

  隔了不多久,有一天清晨,莊子突然的生了一場病,而痰昇在喉,把氣息給阻塞了,延醫救治來不及,便兩眼一翻,雙腿一蹬,就那麼簡單的一命嗚呼哀哉!

  當然莊子的美貌妻子非常傷心,趕忙的在家中辦理喪事。正在此時,有一位年輕的書生帶著一位老佣人,來尋莊子,自稱是莊子的學生,這位年輕書生一聽莊子已死,就堅決留下替莊子守孝,以盡弟子之禮。

  這位年輕書生,長得極為俏俊,正是風流少年。在莊子的靈棺之前,莊妻早就怦然心動,口雖不言,眉目之中早就流落出萬種風情,而年輕書生,也不時目視莊妻,眉目傳情,雙方均有意思。 

  一個是風流俏書生,一個是年輕美貌的新寡,這正是乾柴烈火。 

  莊妻透過老佣人,給老佣人很多好處,希望年輕的書生能夠娶她。 

  而年輕的書生也默許之。 

  正在此時,這年輕的書生,竟然病了,這個病是非常奇特的痛,是頭痛欲裂,哀聲慘叫,而莊妻也慇勤的照顧,體貼入微。 

  「妳為何待我如此好?」年輕的書生間。

  「莊子的學生,就是我的學生,當師母的對待弟子好,這也是應該的,是當師母的責任。」莊妻如此同答。 

  想不到,這年輕書生的頭痛病原來是宿疾,須服食新喪者的人腦,才能夠止住頭痛,這種情形已發生過數次。但這次發生在莊子的家中,地處偏僻,無法可想。

  莊妻及年輕書生均想起莊子是新喪,一位是莊子的妻子,一位是莊子的弟子。但,為了兩人的未來幸福,為了未來的新婚丈夫,這位貌美的莊妻,竟然提了一把大斧頭爬到莊子的靈棺之上,把靈棺用斧頭劈開,想取出莊子的腦汁,給「新愛」服食,以止頭痛之症。 

  棺木一劈開。 

  莊子嘆了一口氣,從棺木內站了起來,莊子根本末死。 

  那老佣人及年輕俏俊書生全不見了。


  莊子吟了一首喝:

  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 

  這段故事,就是有名的「莊子試妻」及「大劈棺」。其實莊子是一位有道法的人,他死的這段時日,自己以「木遁」出了棺木,再化身成老佣人及俏俊書生回來試試他的妻子。

  沒有想到,莊子的妻子比起那位「搧墳」的婦人更加嚴重,也更加無恥,那「搧墳」的婦人,反而顯得直言的可貴,貌美而蛇蝎心腸的女人,應該自省。

  莊子的道,與老子的道,都是崇尚無為的,老莊思想,淵源流長,其中的深意,不是一般俗世之人可以意會。尤其莊子的思想,甚為高超,裹面甚為寬闊,我讀南華經,就如同飛行在千山之上一樣,心等宇宙,其中之變化自在,不可等量。
  為莊子寫一偈: 
  恩愛原是明日花, 人生如戲何有家; 悟了真理祇一笑,飛行隱遁達無涯。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地萬物由自然而產生,亦由自然而運化,所以生長、收藏、治亂、安危、成敗、興衰、吉凶、禍福均屬“自然”。 

甲、天地之“自然”。

  宇宙形成之後,自然形成天尊地卑的高下對仗之關係。然後隨太陽東升西降,月亮虧盈圓缺,陰陽進退,伸屈盈縮。紫微星居中天之上。斗罡轉向,星辰運移,明生歲成。斗柄東指,天下皆春,陽長陰消,氣候溫和,萬物草木,隨之蔥生;斗柄南指,天下皆夏,陰盡陽極,暴暑炎熱,萬物繁茂;斗柄西指,天下皆秋,陰長陽消,氣候蕭涼,萬物始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陽盡陰極,萬物收斂。故天空中,日月往來,風雲雷雨,自然始作。雷以動之,風以撓之,日以煊之,雨以潤之,萬物隨之。山石草木,生長收藏,飛禽走獸,生老病死,無一不在大化中生息。這種造化,是天地之“自然”。故《莊子》云:“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敦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而推行是?”意即:天地運化,日月往來,無任何主觀意志主宰和操縱,而是自然之造化。
乙、事物之“自然”。 

  天地之間,一切事物變化生息均屬“自然”。飛禽生羽,自高飛翔;走獸四足,陸上行走。蛇無足仍可行,蜈蚣多足亦不累。物體構形,頭上腳下,胸前背後,兩臂左右。鳥不染自黑,鶴不洗自白,均屬“自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其稼穡者,深翻土地,調和土壤,選好良種,隨季節令,勤勞耕耘,花繁果豐。反之,則無收。亦是“自然”也。《素書》云:“饑在賤農,寒在惰織。” 

丙、處事接物之“自然”。 

  人之處世,禍福安危,因果自然。福在積善,禍在積惡。故常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易傳》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1.上下調理的自然因果。 

令與心乖者廢,後令謬前者毀。怒而無威者犯,慢其所敬者凶,親讒遠忠者亡,私人以官者浮,淩人取勝者侵,略己而責人者不治,以過棄功者殃。群下外,異者淪,行賞吝嗇者沮,貴而忘賤者不久,念小惡而棄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為人擇官者亂,決策於不仁者強。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濁,牧人以德者集,繩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輕上生罪,侮下無親。這對人類社會,上治下,下應上,有什麼因必有什麼果,亦自然也。 

2.左右交結的自然因果。 

在人群之間,上與下的調理對應,是縱向的自然之關係,然則左右的橫向交接,亦有自然的因果關係。 

  以言取怨者禍,好直辱人者殃,自厚而薄人者棄;多許少與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報;厚斂薄施者凋;聞善忽略,記過不忘者累;能有其有者妄;貪人之有者殘。老子云:“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裏講的“驕”有以下兩種含意:一是驕慢不遜,欺淩侵犯,逼迫劣弱。二是奢移不節,揮霍浪費,厭酒食,服文彩,貪淫樂,肆無忌憚。這裏講的“咎”,是殃之兆,禍之果,小則傾家喪身,大則禍國殃民。是怎樣形成的?就因居豪門恃權位,欺淩人,仗富貴,厭酒食所致。亦屬“自然”也。又云:“江海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意即:江海為什麼能為百谷之王呢?是因為它善於處下。那百谷之水,自然趨下而歸江海,因之它能為百谷王。那麼,有道之聖人,取法江海處下能為百谷王的這一自然規律。又云:“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即聖人其所以能得到眾人之擁戴,是因為聖人首先謙下禮讓,處後居下,重道德,行規範,賢才出眾,感人心腑。如此日久,眾人欽佩,而被眾人心悅誠服推崇在先,擁戴於上。這樣處先居上的,眾人均感自願,所以樂而不重、不害,最有生命力。這仍屬“自然”。故經中講的:“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仍指此而言。又云:“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即:仁人君子,他不與人爭,但人們亦莫人與他爭,且不爭而得到的,誰也爭不去。與這裏講的“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均指體自然而不爭之意。如《易》之謙卦。其卦像是上地()下山(),其示意是山在土地下,必然自然穩固。故其卦辭曰:“謙亨,君子有終”。意即:行事謙虛而謹慎的仁人,辦理事務必然亨通。   有偉大成就的君子,因廉必能保持善終,故曰:“……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者也”。

  常人不知自然之妙用,不修道立德,崇德廣業,反而有意去爭先居上,結果適得其反,不但爭不到,反而因爭招殃引禍。《易》訟卦“上九,或錫(賜)之磐帶,終朝三褫(剝奪)之。“意即:以逞強用爭而贏得的,即使得到不會持久。在一天之內,被人剝奪三次。《易》剝卦,其卦象上山()下地(),正與謙卦相反。其示意是高山突出屹立在平地之上,必不穩固。其卦辭為“剝”,不利有攸往,人如行事,驕奢而處於眾人之上,必被人剝奪,且浸蝕,不利於繼續向前往。   同時人之安危,仍有因果之自然關係。故《易傳》云:“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於包桑。”這段經意是說:安而思危,治而防亂。時時刻刻對滅亡有警惕,且作準備。譬如開車的司機,常有傾覆之準備,對車時有檢修,對道路觀察細緻,方免肇事突發。常人不知此妙,在安載的時局中,卻任性逞狂,草率疏忽,其結果在此而導致危亡。這亦屬自然。
丁、“自然”一意在治國理民方面。


  治國理民的唯一目的是國政昌榮,禁民為非,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道德經》中涉及治國之方、理民之策較廣。如五十二章講的:“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這節經意是說,理民之道是平常,亦是自然的,但執政者,好走歧途險徑。朝廷不顧民眾,為了分外安亨,而大量修除,濫用民資民力,而百姓將大量耕耘的勞力投入於不必要的修除,結果田禾被荒蕪,導致欠收,倉虛無有積蓄。民以食為天,因之導致出不足食引起不能安居樂業。七十五章講“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此章經意說明兩個問題。一是闡說人民的饑苦由何產生。它是說執政者,貪圖享樂,奢侈不節,只求宮廷豪華,縱科派之條,橫徵暴斂,不怕民之饑寒,民因此而遭饑饉之患。二是講說民難治的原因。民之難治者是因為政令繁苛,執政者隨心所欲,任意妄為,民必抗拒而難治。故在五十八章中講的“其政悶悶(寬容大度),其民淳淳(樸實敦厚),其政察察(在這裏當苛察、煩瑣、顯示精明講),其民缺缺(戰溧不足)”,仍指朝廷所有的政令與百姓安危有自然之關係。《道德經》中五十七章中講的“……我無為而民自化(上順天理,下應民心,而不任性妄為),我無事而民自富(不求分外之厚享,不濫用民資民力,而人民自然富裕),我好靜而民自正(執政者虛心恬淡,自然而然舉措有常,物物各安其分內,事事有條不紊。而百姓亦自正矣),我無欲而民自樸(執政者真誠不妄,而百姓呢?自然敦厚真樸)。”由此可見,百姓庶民,安危災禍,饑寒富貧,是與執政者的道德水準、情欲動態、言行舉措,有同呼吸共命運的自然之關係。 

戊、“自然”在人的養生方面。

  人的生命長短,健康病患,是與人們日常食息動止有自然關係,亦是自然形成的。故《陰符經》中講:“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之飲食必須適時可節。例如:肉膩大飽,酗酒酩酊,酸甘不調,沉滯酒色,流吹欲海,破傷元陽,神魂昏迷,五臟不調,六腑不泰,久持必病。再如人之喜怒無常,以致情緒失度,神經錯亂,氣滯不通,血凝不暢,百脈不調,表裏疾生,不能盡其天年,中道而夭。因之人的飲食必須生熟相一,五味調和均勻,飲食有規律,舉止謙柔,言談真誠,處理和順。如此日久,五臟清涼,六腑調泰,骨骸之間通暢,氣血營衛不紊。自然體健而長壽。享盡天年。由此可見,人之健康、病患,生命長短,均與人之日常舉止生活有自然之關係。

己、“自然”在人生道路之環境方面。 

  人的處境寬鬆,人情和融,則使人生愉快。反之如處境乖戾,時局北扭,心情苦悶,神態不悅,仍由自我舉措所致。本身心地動機,言行舉止,不自我突出,順應“自然”,其環境可以自然調理。《道德經》中涉及到這方面的章節較多,如二十四章“……自見者不明(在眾人前顯示自己有主見),自是者不彰(突出自己為是),自伐者無功(在人前誇耀自己有功),自矜者不長(認為自己比人長)”,“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此四者均令人討厭,反被人們厭棄不悅,導致眾人反感。這是因心念動機,為了在眾人面前突出自身,讓人們尊崇自己,超越了“自然”,反而被眾人拋棄,就“自然”造成環境惡劣,事局艱難因之在二十二章中說:“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足,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二十八章講“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五十八章中講的“是以聖人方(行事規範)而不割(不以規範而傷不規範者),廉而不劌(不以清廉而害別人),直而不肆(不以仗己知見而顯耀於人)。”二十章講“……俗人昭昭(顯示自己聰明),我獨若昏(我仍糊塗一樣),俗人察察(煩瑣苛察,顯示精明),我獨悶悶(我愚昧無知)……。”  人的境己乖戾不諧者,就因本身心地動機,及言行舉措,失去“自然”,超常越分,顯露自己,突出本人。使人們對自己猶如“餘食”(吃飽飯而剩下的)贅行(人身多生出的肢體)般厭惡。《道德經》二十四章對在眾人面前超越“自然”突出自我的行為,說“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為了顯示自我,使人尊自己,因失去“自然”,反而被人厭棄,以致人際關係紛爭糾結。


庚、“自然”涉及到教育方面。

  無論是先生教育學生,或者父母教育孩子,以及對愚頑之徒的教育,均須順應“自然”,因勢利導,方可能達到最佳效果。如父母對孩子,不能因孩子是本身生養,而過分的愛,父母對孩子愛戴是正常的,但過分的愛是溺愛,這樣就導致成嬌生慣養,故蕩不羈,行不規範,事不勤奮,墮落為庸者。如過分嚴厲,高聲怒責,執杖強制,倒使孩子相抗不屈,以致不諧。總之,對孩子溺愛慣養與執杖嚴厲,都是失去教育孩子的“自然”法則,以致有不良之效果。凡事逼迫過分時,別人就會興起惡念來報復自己,當遭到對方以惡舉對付本身時,還不知是何緣故。在此期間常人還怨天尤人,就是對自己的親生孩子以自己超常的知見而逼迫強加在對方時,同樣會遭到對方產生惡意對付自己。故孔子倡導“循循善誘之”的教導方法,也就是因勢得導,潛移默化,由此方能達到最終目的。這是教育人的“自然”之道。


辛、“自然”在人的動態及言行、舉止方面。 

  人的言行、舉止均順應“自然”,才能有生命力。如人之行走,必須根據自身的氣力強弱,腿足長短,道路環境優劣,一步一步向前行走,不但自身感覺不到疲困,且還能持久而繼行,最終能達到目的,自自然然,不勞不累,這是行走的“自然”之道。同樣,在站立時,立端,大足著地,穩穩當當,自然平均舒服,可以久立而不疲倦。這是站立的“自然”之法。相反,如不根據自身氣力與腿足的大小,邁開大步向前奔躍,一步跨越兩步或腳跟翹起,腳尖著地,自感走的快,或立的高,但決不會永行且久立。這是因為超越了行、立的“自然”之道。故《道德經》中講的“〖FJF〗?〖FJJ〗者不立,跨者不行”,即指此而言。人的心情動為亦應順應“自然”。在眾人面前顯示自己有知見的人,其結果是不明蟮覽淼娜耍約何欽擼約?未必處的是正確;在人面前誇耀的人,未必有功勞;自感比人長,且在人前傲慢者,顯示自己有知見,自以為是,誇功,比人長,結果未必比人有長處,這是超越“自然”。故老子講不能樹己峰而異於人。無人我之分,高下之等,賢愚之介,物我一體。故曰“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由此可見,人之言行動態,均須順應“自然”。如超常越分,定無有生命力。同時在人的衣食仍隨著自身之處境,順應“自然”。在富貴時,因富貴而處之,貧窮時,同樣以貧窮處事。如超常,便是不符合“自然”。如人的衣著,隨著環境及年齡的大小而穿不同,本是在青少年階段,必須穿上青少年的衣裝,老年人穿上老年人的衣裝,這樣自己感覺舒適,眾人亦觀之雅致。相反,如青少年穿上老年人的衣裝,或老年人穿上青少年的衣裝,不但自己感覺到不舒服,且眾人之觀之討厭。同樣,在官府者應著官服。為民的根據環境條件,應著地方的民服。如清代一個府官,其生性是貪贓枉法,但為了在皇上面前表示自己清廉,專意命手下人四處索購舊官服,與此同時,將現有新官服命手下人在地上人為的弄髒,從而表示自己清貧廉潔。這些超常的舉措,超常表示清貧、廉潔者,不屬於“自然”,是“自然”在反面,正是富有、貪贓的真相。故《中庸》中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而行乎富貴,素貧賤而行乎貧賤,素夷狄而行乎夷狄,素患難而行乎患難,君子無人而不自得焉。”這裏講的“素”之一意是說現在的環境及條件。這處講的“行”是遵循現在的環境條件運身處事及對應。這裏講的“不願乎其外”的“外”,其意思是不可超越現在之環境及條件,如超越了,就是違背“自然”。如違背“自然”,就屬於虛偽。違背“自然”虛偽的舉措,是無有生命力的。老子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仍指事物應遵循現在的環境及條件而處之。
壬、“自然”與事物發展變化的因果關係。

  事物之發展,無論是禍,是福,均有前因。如人們開始認為吸一點毒品,能興奮一時,是小事,如不察覺它的危害性,便導致影響社會及人類,直接危害家庭、本人生命。再如不務正業,小偷小摸,以為方便,甚至能得大利,搞到一定程度,罪大不能自拔,以致家破人亡。故《易》坤卦之初爻“履霜,堅冰至”。其意思是:開始踏上霜,如不謹慎,再逐漸前進,可以遇堅冰。《易·傳》云:“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又去:“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意即:聲名卓著的人,都是素日積累了善行,所有遭到殺身滅絕之禍者,都是素日累積惡事。所以小人因為作點小善見無益處,就不去做。以致惡行累積,大而不可掩飾,以致犯罪到無法解脫的地步。所以《易·噬嗑》卦的九之爻辭說:脖項負上刑枷,磨傷了耳朵,這正是因惡積而不能掩飾致凶的結果。《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講的“……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它是說合抱之大木,開始由毫末一點一點逐漸長大,九層高的臺階,由一筐一筐土而壘起的,千里的路程,是由一步一步行至的。仍指小人從惡而不戒慎,直至最後形成滅身之禍,所以人的心念之動機及人身的行事之舉措,是禍、福之因,不可不慎。


癸、“自然”在天下治亂、社會安危的運用。

  天下的治亂,社會的安危,仍出於“自然”。天下之大,社會之眾,但治亂及安危在一人。故道家思想對治國平天下的首要條件主張修身。《莊子》中講:“黃帝聞知廣成子有道,故往問:‘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轂,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廣成子因為黃帝所問的不是根本問題,故不願答。因此黃帝第二次複往再問曰:“‘……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蹶而起,曰:‘善哉問乎!'。”廣成子由此給黃帝傳授了修身之法。那麼,自後儒家思想,在治國平天下方面仍取法這一宗旨,因之儒家《四書》中最核心的一部《大學》中將修、齊、治、平之道講的層次分明,條理井然。《大學》開宗明義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此節經意,是《大學》之綱領,其中講的“明德”者,其涵義至廣至深。人稟天地正氣而生,人之本性,是將天地之理,人間之情而具備矣。因人情欲過甚而遮蔽,以致背理徇私。身不修,家不齊,國不治,社會天下不太平。故首講,是屬一個人,均須明其本性。此處講的“親民”的“親”,古多作新講。也就是使人先修自身,讓自身先明曉我之本性。然後以此而教人們仍須摒除私欲,明其本身之德。由此可見,治國平天下,人們的自我修身,是為最根本的先決條件。故經中講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往古迄今,執政者,為官者,往往想辦法治人,越治越亂。不先修好自我,捨本逐末所致。故老子云:“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大學》中又講:“故君子先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裏講的“恕”,它的含義是以己推人之義,本身有善之舉,無惡之行,然後可以遵人之善,正人之惡。故經中講的“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僨:覆敗墮落),一人定國”。故常言道:“國正天星順,官清民自安。”
  “自然”是天地萬物的始母,天地萬物的歸宿。故老子云:“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這裏講的“靜”是指宇宙未形成之先的原始狀態,即無聲、無色、無味、無形之境地。講的“命”是天地萬類的生命淵源(自然)。常言道“由那裏來(自然),最後仍向那裏去(自然)。”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合,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從先秦諸子百家,到唐宋時期的儒、釋、道三家,和合作為一個相當重要的哲學範疇,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學派眾多思想家的關注。尤其是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方面,和合的理念得到了極度的張揚,成為中國哲學天人觀中的核心理念,至今仍發出誘人的光芒。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所謂“合一”,就是指人類與大自然和合無間,融為一體。這種理念在老子、莊子等道家學說中,始終佔據著核心地位。老子說:“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講的都是天地與人的相互關係,強調的重點都天人的和合,萬物的和合,社會的和合,身心的和合。

  依老子的觀點,天地、萬物、人類皆為大道的產物,故三者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他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發,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這裏所說的“一”,就是道的另一稱謂,所謂“得一”,就是得道。可見無論是天地、神靈,還是萬物、侯王,都必須遵道守一。

  得一也就是合一,天地、萬物、人類皆與大道和合,毫無間隔,得一和合的狀態是天地間最完美的境地。《道德經》一書“和”字共見八處,“合”字亦有三處,如曰中:“音聲相和。”“和其光”。“知和曰常。”“和大怨。”“沖氣以為和。”“天地相合。”“牝牡之合。”梳理經中有關和合的思想,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加深對道家天人觀的理解。  和、合兩字,甲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經出現。《說文解字》曰:“和,相應也。”意為聲音相應和諧。由於先秦經傳多借“和”為“龠”,禾為協調、和諧之意。所以“和”指兩個不同要素以上的諸多要素、成分的調和、和諧、協調、相應、恰到好處等義。合,《說文解字》曰:“合,合口也。”合口是指口上唇與下唇、上齒與下齒的合攏。這樣,和與合都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要素融合、結合的意思。在這個意義上,和與合的涵義相通用。《禮記·郊特徵》曰:“陰陽和而萬物得。”孔穎達疏:“和,猶合也。”至春秋時期,和合二字並舉,構成和合範疇,是人們對社會生活各個層次、各種衝突與和諧的認識之提升,也是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後面是什麼狀態的探索。  這個時期關於和合的理解,雖來自現實的政治、人事、生活交往、養生衛體等具體的社會生活實踐,但已捨棄了各要素的具體個性、特徵,而抽取其普遍共性昇華為和合概念,這種探索已包含著哲學形而上的義蘊。至老子時將和合的概念升格,成為宇宙自然界最根本最完滿的狀態。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之所以能化生萬物,是因為道蘊涵著陰陽兩個相反方面,宇宙萬物都包含著陰陽正負兩個方面,陰陽的互相搖盪、互相作用,而形成和。和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
和,作為陰陽本體之道,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常態,老子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在這裏,老子通過對嬰兒 ( 赤子 ) 的讚美,形象地表達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在他看來,嬰兒能靜、和、柔而不離開自己的自然無為的本性。這種本性就是厚德,就是大道的體現。嬰兒天真無瑕,無所用心。智慧未開,也沒有奸巧詐為,純任自然生長。他與世無爭,與人無惡,故百蟲眾人均不傷害於他。他對外無所怒無所求,是弱與強,內與外、剛與柔、道與德的最簡單、最自然的和合統一。在這種統一中,已含有對立的萌芽。嬰兒混沌無知,與天地和合為一。他專自然之氣,以達到柔和大同的境地,故老子曰:“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 ”嬰兒之所以辟諸害而自生自長,關鍵在於他“無心害物,物亦無心害之。”其德性至厚,“充純氣之守,通乎物之所造,而其和大同於物者,夫孰能害之。”
  在老子那兒,嬰兒與“玄牝”、“穀神”、“復命”的關係是比較密切的,“玄牝”、“穀神”有生養之義,它們代表生殖本能和微妙的母性。他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種生生不絕、綿綿若存的自然生殖力,就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回歸到這個根源老子稱之為“復命”,復命孕育著無限的生命力。
  老子欲復歸於嬰兒,他對嬰兒的愛、讚美和膜拜,從根本上說當然還是回歸到那種“無知無識,無忮無求,無生無死,無始無終”的“原初的美妙”,是老子的必然歸結和延伸。《呂氏春秋·具備》說:“三月嬰兒,軒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鉞在後,弗知惡也。”寫的就是這種境界。但書中又說,嬰兒不是絕對無動於衷,“慈母之愛諭焉”,這就是“誠”,所以嬰兒“誠有誠乃合於情,精有精乃通於天”,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因此,赤子是純潔的、單純的,它尚未被偏曲的知識、壞習慣和邪惡的思想所污染。所以,赤子能夠‘無為而無不為'。他的品質與道相通,與德為依,所以最能夠喻道、體道。當然,在老子看來,嬰兒之所以能夠如此完善,是因為他保持了“和”的最高境界。而這種至善盡美的和,正是大道的常態、永恆不變的本體。

  老子在講述和合之道時,有時又將“和”字換作“沖”。他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所謂“沖”者,即陰陽之和合,故亦名“沖和”、“中和”。唐玄宗曰:“沖者,中也,是謂大和。”“言道動出沖和之氣,而用生成,有生成之功,曾不盈滿。”在這裏,把沖和的原則擴展到社會領域,認為沖和是融貫天地、生成萬物的原初動力。

比如就天地而言,天屬純陽,地屬純陰,倘若陰陽絕裂,獨陰不生,獨陽不成,故萬物難長。《莊子·田子方》曰:“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交通即陰陽往來,成和即負陰抱陽,生成萬物。
  就人事關係而言,和合亦是處理各種矛盾的基本原則。老子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所謂“銳”,銳利,鋒利,如尖刀利矛,傷人而無不快,所謂“紛”,本指絲帶,因其絲多雜亂,引申為糾紛、爭執。人間事物始終處於爭執、糾紛之中,或利或害,為人際問題中的關鍵,老子希望以和為貴。
  在治理國家方面,國與國之間交往上,和合也可發揮巨大的作用。正如杜光庭所說:“理國用沖和之道,則無銳之情,以傷於物;無勞擾之事,以傷於人。不傷于物,則萬國來庭,四夷響化,兵革不起,怨爭不興,不尚於拓土開疆,淩弱暴寡矣。不傷於人,則使之以時,賦役輕省,家給人足矣。理身者解紛挫銳,外無侵競,內抱清虛,神泰身安,恬然自適矣。約人以明道者,明人必資於道也。”  老子守中致和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甚大。如管仲學派即本老子之說,而論和合。《管子·約官》曰:“畜之以道,養之以德。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習,習故能偕,偕習以悉,莫之能傷也。”認識和把握氣和,就可以達到天地、萬物、人類三才和合的境地。

  《呂氏春秋》中亦把和合作為萬物產生的根源。“夫物合而成,離而生,知合知成,知離知生,則天地平矣。”這裏的合是指天地陰陽的和合,如父母的結合,形成嬰兒之體;離是指一物脫離另一物獨立,如嬰兒脫離母體而生。若無和合而成,那來分離而生,這是天地自然變化的常道。“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渾渾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是謂天常。”由此可知,合成離生,離生合成,相互變化,呈一必然性的現象,故曰:“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經也。”從而把和合之道作為天地生成、萬物繁衍的根本。

  在繼承先秦諸子關於和合思想的基礎之上,兩漢的道家更加完善了和合的學說。如《淮南子》對“和”作了明確的規定,指出它就是陰陽衝突兩極的調和、融合。《本經訓》曰:“天地之合和,陰陽之陶化,萬物皆乘以氣者也。”天地和合陰陽之氣,化生萬物。天地陰陽為對待兩極,“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之與成,必得和之精。”在這裏,和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是天地萬物的生成,必以和合為根據,這是和對萬物而言;二是就和自身及構成和的諸要素之間,亦以和合為標準。這樣一來,和合是世界萬物產生的最終原因和根據,具有形而上學存在的性質。概而言之,《淮南子》認為,從天地萬物的產生、社會人群生息系統以及人體生命運動、心理平衡系統,都以和合為根據或準則。  道教創立之初,即繼承了道家天人一體的觀念。如《太平經》中“三合相通”論,即是對這種天人觀的一種宗教性的詮釋。依經中言,天地之事物皆有三,三是由大道演化而成的。顯然,這是師承於老子的學說。如元氣有三,太陰、太陽、中和。形體有三,天、地、人。天上亦有三,日、月、星。地面亦有三,山、川、平土。人亦有三,父、母、子。社會結構亦有三,君、臣、民。此三者互相依存,不可或缺。故常當腹心,不失銖分,使之共一憂喜,彼此相愛相通,並力同心,乃可導致天下和諧,人間太平,使宇宙間充滿創造力,帶來萬物豐饒、社會太平與天人的和諧。正如經中所言:“天、地、人三相得,乃成道德,故適百國有德也。故天主生,地主養,人主成。一事失正,俱三邪。是故天為惡亦凶,地為惡亦凶,三共為惡,天地人滅盡更數也。三共為德善,洞虛合同,故至於三合而成,德適百國。”這就是道教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三合,即是指同一物類的合和,亦是言天、地、人三才的融合。故道教又有“三才成德”論,這是從更加廣闊的視野揭示人與自然的關係。《三天內解經》中指出:人的身體來自天地,故上稟天,下象地。天地和人的關係是相互依存,“天地無人則不立,人無天地則不生。天地無人,譬如腹中無神,形則不立;有神無形,神則無主。故立之者天,行之者道,人性命神同混而為一。故天、地、人三才成德,為萬物之宗。”即在客觀上把天地、萬物和人類看成是一個互相依存的體系,這個體系以人類為本位,因為人類的道德水準與價值的取捨往往左右了自然與社會的命運。

  作為一種宗教,道教將這種有機的自然神學化,使三才演變為道教神系中的”三皇”,成為信徒們膜拜的對象。《三皇經》說:三皇為三洞的尊神,天寶君處於玉清之天,號天皇;靈寶君在上清之域,號地皇;神寶君在太極之境,號人皇。“天皇主氣,地皇主神,人皇主生,三合成德,萬物化焉。”換言之,作為三皇本體的天、地、人的通力合德,就可使宇宙達到和諧統一,於是萬物化生成而無窮盡。在此,道教充分肯定了人類在參與大自然拓創造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貢獻。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為人身“三寶”之一,雖歷代醫家皆有論述,但氣功古籍所載尤詳。丹道書中義將其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之神又彌“元神”。元,有本無、根本、原始之義。元神是指與生俱來的稟受於先天的神氣,與出生後由外景事物為心所任而逐漸產生的後天識神、欲神有著本質的區別。正如張伯端所說:“失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無神者,乃先天以來"點靈光也;欲神者,乃後人所染氣稟之性也”(《青華秘文》)。近人張錫純也說:“元神者,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醫學衷中參西錄·人身神明詮》)。神本原于先天父母之精。《靈樞·本神》說:“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天年》又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意即父母媾精結胎成形之後,神氣舍心才產生生命。此神為出生前尚未被後天所染之神,故當指元神而言。正如《性命圭旨全書》所說:“父母媾精之後,一點靈光……元從太虛中來者,我之元神也。”
    元神所以在丹道書中論述較詳,乃因古代內丹家在煉養實踐中體驗總結而成。元神是先天之性,又稱“元性”、“真性”,因其不是思慮之神(即意念活動),故表現如嬰兒不識不知而又具備感覺、靈動的狀態。氣功態下,人處於恬淡虛無的境界,此時呼吸綿綿,若存若亡,無思無慮,飄飄欲仙,恍恍惚惚,這一狀態即乃元神所現。正如《黃庭外景經》石和陽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動不靜之中活活潑潑時是也。”《脈望》說:“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武術彙宗》說:“此神亦謂之本性,亦謂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渾渾淪淪,無一毫念慮,無一毫覺知,則空洞之中,恍惚似見元神懸照於內,斯時殊覺五蘊皆空,四體皆假,而我有真我也。”其實,〈老子》所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無雌,明白四達能無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動狀態。    先天元神與後天識神、欲神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欲神者,氣質之性也;無神者,先天之性也”;“元性微而質性彰”(〈青華秘文〉)。人在少、長、壯、老的過程中,質性日彰,元性日微,結果欲神將掩蓋元神,此乃“氣質之性勝本元之性”;若雜念紛壇則元神即退,摒除雜念則元神即現,此乃“念止神即來,念動神即去”(〈養真集〉)一般人先天元神為後天識神所蔽,晝思夜夢如雲遮月,因而元神隱退,識神常日主事。若能靜定歸一、無思無念,識神自然隱退,元神真性顯現,此即佛、道兩家之所謂見性。神本由心,心無為則元神之性現,心有為則欲神之性現,故張伯端說:“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欲念之性耳。行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青華秘文〉)。    元神與元氣、元精的關係非常密切。“元神見而元氣生,元氣生則元精產矣”(《青華秘文〉)。內丹修煉尤重元神,故《金丹四百字序》說:“煉神者,煉元神,非心意思慮之神。”內丹本的主導思想既為“返本還元”,故要求以先天制後天,從有為返無為,逐步消除氣質之性。只要“氣質盡而本無始見,本無見而後可以用事”;“以本元之性而用之,則氣力先天之氣也”;“先天之氣純熟,日用常行,無非本體矣,此得先天制後天無為之用也”(《青華秘文》)。從這一意義上講,氣功人靜的鍛煉過程,即為除欲神、煉元神的過程,這也是氣功效應的關鍵所在。有人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元神,認為元神是人的一種無意識(潛意識)活動,但其並非是“未被意識到的意識”,而是與生俱來的帶有明顯自然屬性的“原生無意識”,與出於後天生活經驗的潛移默化逐步積累而成的無意識(如心理定勢之類)不同,是個體的一種強大而原始的內驅力源,每個人的生命活動都在不知不覺中為它所左右,其生理基礎是皮層下中樞,與真正的意識(識神)有著本質的區別。當練動者進入氣功態後,意識活動暫停,於是所有監視、壓抑原生無意識,使之不能活動的因素不再起作用,這種無意識就得以充分活動起來,它不僅能迅速激發體內之生理潛能,而且對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等直接進行調節,使之“陰平陽秘”,從而使機體處於最佳功能態中,達到最佳練功效果。這便是元神論在氣功學中的重要價值所在。


 


 

ming02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